現在這跑來攆去的,也叫訓練,那也沒啥了。
大家伙兒都盯著田藍,集體跟著學如何插秧。
按道理來講,江南地區的農民應當是插秧的好手,怎么還要跟個女先生學呀
因為以前大家伙兒沒插過秧。聚龍山區山地多,祖祖輩輩都是種玉米之類的旱作物,從來沒種過水田。
鐵血軍的人將荒地都改造成了水田,還在地里育秧苗,插秧種水稻,瞧的大家伙兒都跟著眼熱。
因為水稻是長大米的呀。甭管以后各路所謂的專家如何貶低大米的營養價值,反正在1938年的聚龍山老百姓眼里,大米是最有營養的好東西。
有的老農民甚至臨死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喝回大米粥,這樣才圓滿。
可本地人不種水稻,就意味著大米得花大價錢從外面換,這對于貧困的農民家庭而言,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現在,城里出來的女先生不僅能帶著大家打仗,還教大家伙兒種水稻,當真是稀奇的很。
田藍一邊干活,一邊給大家講解技術要點“插秧要注意,不能單純圖快。你的秧苗必須得插進土里,否則的話,你前腳插秧,后腳秧苗就浮在水上了,自然就沒辦法正常生長。秧苗的行間距控制好了,不能太疏,也不能太密。”
旁人跟著有樣學樣,不時問幾個問題。
有大嬸憋了半天,終于忍不住詢問“田先生,這一畝地能打多少莊稼呀到時候夠不夠吃”
旁邊人就推她,十分不滿意“都瞎說啥山神爺爺讓種的,能長不好嗎”
田藍聽得滿臉大寫的囧字。
啥叫落毛鳳凰不如雞呀,她就是典型。想她在上個世界好歹也算是小有名氣的農業專家,上哪兒都有一堆人請教農業問題,并且積極實踐她的指點。
到了1938年好了,她想推廣新型農業技術,還得靠封建迷信。
因為雖然現在已經開始搞軍墾農場模式,但農民的抗風險能力弱,正常情況下他們都不會愿意隨便改變種植品種。萬一種不好呢到時候豈不是要絕收。
尤其是佃農,本來就是租地主的田。你莊稼就是顆粒無收,你該給地主的租子也一分不能少。這種情況下,誰會隨便改種其他東西。
也就是生逢戰亂年代,好些人被殺了,沒主的田地多。加上被抗日鐵血軍鎮壓掉的漢奸名下的土地,湊在一起,才組成了數量不小的實驗田,可以讓田藍種植她的優先高產非雜交水稻。
其他農民原本也應該是圍觀態度,種的好與不好,起碼得有一季稻子的產量拿出來給大家伙兒瞧瞧。
結果不知道究竟是誰開始傳播的,根據地到處都流傳著一個消息,說陳立恒是山神爺爺派出的白袍小將,專門打日本鬼子的。田藍是山神爺爺名下的星宿,負責種田的。她給的種子,那都是王母娘娘精挑細選出來的。
什么你說王母娘娘不管種田的事你開什么玩笑噢那個蟠桃園,齊天大圣都要跑進去偷吃,可見有多好吃。蟠桃園都歸王母娘娘管,那田地肯定也在王母娘娘名下呀。
這會兒,大家伙倒不講究男耕女織了。
因為本地女人同樣下地種田。除非起碼是地主家的小姐,否則誰會纏小腳呀,女人照樣得挑籮筐哩。
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田藍就稀里糊涂被強行摁上了近乎于上帝使者的身份,司職種田。
最要命的是她還不能辯解,因為這是最迅速的旱改水種稻子的推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