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就是廢話,別說圍在鍋爐旁的知青了,就連走到門口的大隊書記都聞到了濃濃的甜香味。
田藍招呼燒火的陳立恒“可以了,別加柴了。”
她手上不停,拿著竹簽趁還有熱度一個個繞出糖團來,最后的成品倒像是簡易版本的棒棒糖。
“一人一個,都嘗嘗味吧。時候不早了,山芋蒸好了,再做個拔絲山芋,咱們就吃飯吧。”
知青們都感覺新奇,棒棒糖到嘴里時還是軟的燙的,有點像八月十五大隊現打的月餅的糖心,是真甜,比野蜂蜜都甜。
英子去縣城時看過人家做糖葫蘆,現在瞧見田藍的動作,笑了起來“這跟做糖葫蘆挺像的。”
她的話倒提醒了田藍,后者點點頭“沒錯,咱們可以做糖葫蘆。等明兒趕集的時候,直接拿過去賣,說不定賣的更好。”
大家都跟著來精神,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糖葫蘆就是裹了糖的山楂果兒啊。山楂雖然是水果,但在鄉下,比柿子還不受待見。因為味道酸,所以大家都不稀罕。
他們趙家溝的荒嶺上就有不少山楂樹呢,誰想吃自己去打就行。雖然現在入冬了,估計樹上還有些。
秀秀自我暴露“我家有,上個月我打了不少,本來想做山楂糕的。結果我姥姥生病了,我娘把冰糖都拎過去了,就沒做成。”
大概是天冷,加上山楂本來就比較禁放,所以到現在也沒壞。
其他幾個知青也表示家里有山楂。有的是因為前幾年供銷社收過山楂,自己摘了準備賣錢,結果今年沒人要。有的則是干脆曬干了泡水喝,想給嘴里增加點味道。
也就是這幾年能吃飽肚子了,他們才敢喝山楂水。
往前數幾年,這種吃了容易餓的玩藝兒都沒人愿意碰。
田藍笑著拍手,當即有了主意“行啊,那咱們除了做冰糖葫蘆外還可以做山楂糕。”
她還挺喜歡吃山楂糕的,酸酸甜甜,口感極好,而且粉粉嫩嫩的,看著就叫人心情好。
大隊書記聽他們說得熱火朝天,終于忍不住咳嗽了一聲,裝作偶然路過的模樣,若無其事道“干嘛呢說的這么熱鬧。”
旁邊的鍋已經熬出了豬油。
這是陳立恒今天一大早特地趕去買的肥肉,熬出來的油渣燒菜吃,剩下的豬油則用來炒菜。
因為要做拔絲山芋,蒸好的山芋得炸過了才好吃。田藍就在鍋里留下不少油,一邊炸山芋,一邊隨口回應“叔,你來了,那正好,嘗嘗我的手藝吧。”
15號人吃飯呢,山芋得炸一大鍋。當然,豬油有限,與其說是炸山芋不如說是煎。好在雖然油少,但糖不少啊,旁邊熬出的糖稀有大半鍋呢。
田藍相當豪放的大勺糖稀澆在山芋上,乖乖,原本最不招人待見的山芋頓時油亮紅火起來,看著就叫人垂涎欲滴。
她將做好的拔絲山芋盛在瓦盆里,立刻就有人積極地端上桌。
田藍倒不饞,一直在灶臺旁忙碌的人容易飽,她笑著招呼同伴“都嘗嘗吧,小心別燙著就行。”
至于她和陳立恒,則忙著將鍋里晾涼的玉米糖漿轉移到罐頭瓶里。
這玩意兒,你后面用來做糕點、糖果或者罐頭都沒問題。不再加工的話,擱在陰涼的地方,也能放上個一年半載。
大隊書記還在醞釀說話的語氣呢,他閨女就好好地加夾了一塊拔絲山芋塞進他嘴里。
英子兩只眼睛亮晶晶,激動得不行“爹,你嘗嘗,多甜啊,多好吃,又香又甜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