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又怎么樣呢想想總不會犯罪,想想好的事,才能每天都高興的面臨新的一天的到來呀。
陳立恒在旁邊觀察了半天拖拉機耕田,感覺差不多了,才點頭走人,抬腳前,他還叮囑了一番三隊的生產隊長“要是不好用,千萬記得找公社農機站,別拖著啊。尤其要小心,絕對不能蠻干,防止損壞機器。”
他上了田埂,問了句田藍“我去公社,你要一塊去嗎”
田藍想起電視機的事,點點頭道“正好,我也想去看看,”
知青點的拖拉機去縣城送貨了,三隊的拖拉機又已經交付使用,最后,他倆居然騎著自行車去的公社。
那自行車還是小云家借給他的。
小云家有三個姑娘,沒兒子,父母就愈發肯苦,生怕女兒去了婆家被輕待。
之前小云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也沒想復讀的事。
小云爹就趁著出去做零工的機會,想辦法弄到了4張工業票,剛好夠買一輛自行車,準備將來給小云當嫁妝,陪嫁到婆家。
結果后來知青點張羅高考復習,說婆家的事就往后面推了。但家里攢了幾個錢之后,她爹還是把自行車買回來了,省得過期浪費了。
現在農忙,他不出門,自行車正好借給陳立恒。
田藍坐在后座上,忍不住笑“一天比一天好了。說不定過不了幾年,家家戶戶都有自行車。”
陳立恒用力蹬著車,點頭肯定“那當然,別處不清楚,起碼趙家溝有七八成人家能掏出錢買自行車,缺的就是工業券。”
而隨著國際局勢日趨穩定,鋼鐵在民用工業中投入的比重增加,像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會逐步取消票證限制,迅速走入千家萬戶。
兩個輪子可比兩條腿快多了,兩人沒說多久的話,自行車就停在了公社中學門口。
他們沒走錯地方,因為陳立恒淘來的電視機零件就存放在中學實驗室里。
是實驗室。
他們沒有批量生產電視機,他們不過是在做實驗,自己嘗試組裝電視機。
之所以這般選擇,一方面是為了配合唐老師。人家的主職工作是當老師,還帶著高考復習班呢。當然不能天天往工廠鉆,那是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則是長期的斗爭經驗讓田藍和陳立恒精通規避風險。
改革開放剛開始,所有人都在摸石頭過河。到底什么是資什么是社,大家的爭論極多。
他倆現在沒空爭這個,但他們也不愿自己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會耽誤他們做事。
農機維修站明目張膽地組裝拖拉機并且對外銷售,他們不怕被上面查。現在以糧為綱還是大政策。國家也鼓勵農民想辦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田產出。
他們推進機械化農業生產,有什么不對
可電視機不一樣啊,少少做幾臺電視機,方便大家上電視大學還勉強說的過去。你一生產就是上百臺,你到底想干嘛是不是在挖社會主義的墻角
他倆不想和人扯皮,后面他們還得高考呢,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
與其到時候冒這個風險,不如一開始就將危機扼殺在搖籃中。
我們這里不是工廠,而是學生實驗室。所有組裝起來的電視機,都是學生實驗作業。
為什么學生實驗作品要往外賣那不廢話嚒,上面又沒給學校撥這個經費。不把做好的電視機賣出去,怎么收回元件成本不把錢掙回來的話,后面的學生還怎么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