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們得學習。”陶處長戳破了窗戶紙,一本正經道,“好好跟著電視機學。”
顧成剛十分無語“我們怎么學又沒東西給我們學,為什么讓我們學這個”
陶處長語焉不詳“因為你們是最合適的人。”
這話說了等于沒說。合適的標準在哪兒您盡管發話,我馬上就改。
田藍跟著三人大眼瞪小眼,電擊火石間,她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荒謬的念頭“你們是想,讓我們,把課程引出來”
這話可以說荒唐至極。搞得好像他們是誘餌,能把野獸引出來一樣。
可無論是那位肩膀上扛著將星的將軍,還是王上校或者陶處長,居然誰都沒否認。
田藍無語了,半晌才冒出句“你們應該把研究所所有人都集合起來,然后集體看電視,這樣就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了。”
開什么玩笑啊敢情你們想跟著網課造驅逐艦。
這不是異想天開嗎雖然她穿越前沒關注過軍工方面的網課。但有個基本道理她明白。
比方說原子彈是40年代就發明出來了吧距離2021年足足已經過了70多年,都快一個世紀了。
請問,哪門網課會教你造原子彈
同樣的道理,像驅逐艦這種大殺器,到了21世紀,也沒幾個國家掌握相關技術,具備相應的制造能力。想想也知道,網課最多給你科普相關知識,但絕對不會教你手把手造驅逐艦啊。
那不逆天了嗎這屬于泄露軍事機密,絕對會被追殺的吧。
好吧,人總要有夢想,萬一能實現呢
只是他們無能為力,如果說外掛是靠念力呼喚的話,驅逐艦的制造者們對此的念力應該更強大。
田藍咳嗽了一聲,委婉地勸對方“我們不懂驅逐艦啊,恐怕派不上用場。要是種個菜,種個莊稼什么的,說不定我還能有點用。”
王上校嘆氣“我們已經組織大家看過不少次電視,但一直沒太大收獲。”
不是說電視毫無反應,大家也上到了不少專業課程,收獲頗多。有關于驅逐艦制造的,更多內容就欠奉了。
現在研究所上下壓力都非常大。
因為政策調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整個軍工業都在萎縮。
我國在70年代制造了051型驅逐艦,證明了我們具備研制大型水面作戰艦船的實力。
可051型驅逐艦無論在裝備水平還是航電系統等各方面,作戰能力和世界高級水平存在明顯差距。以后要是真打起來,太沒安全感了。
按照60年代制定的策略,驅逐艦必須得升級換代。可搞武器研發,尤其是這種大型軍備,那是燒錢的祖宗。
在這樣的背景下,是自己繼續搞驅逐艦研發,還是直接從國外購買,就成了爭論的焦點。
買,肯定快,而且花的錢絕對要比自己搞來得少。
但買人家的東西也存在風險。就好比你買了人家的車,到時候你要維修,還得要人家原配的零部件。
不是說怕花更多的錢,而是萬一到時候人家不賣你零部件了,你要怎么辦
現在還處于冷戰階段呢,國際局勢錯綜復雜。西方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一直都存在,禁售禁運技術和物品五花八門。要是對方翻臉或者迫于大國壓力不敢再相應的零部件,那自己這邊已經上了賊船,想跳船也來不及呀。
所以軍方的態度還是傾向于自己搞。
但在軍費壓縮的大背景下,武器研發就必須得盡可能省錢。簡單點講,就是不能走彎路,試錯成本太高,他們承受不起。
大家迫不及待的需要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技術,趕快投入到實驗生產中去。
10集5分鐘的科普微課堂,顯然沒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