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廠里提了這事兒,大家都對后者毫無異議,是得趕緊收購土豆,不然都來不及了。
至于進口生產線這事兒,眾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非得進口嗎他們不是已經有一套生產線了嚒,完全可以自己試著做呀。原理都清楚,工藝也了解,為什么還要花外匯呢外匯多寶貴呀,國家掙點外匯可不容易。
尤其是現在他們的薯片還沒出口創匯,怎么好意思再讓國家花大筆外匯購買生產機器呢。
他們必須得自力更生。
可憐的唐安妮又被成功地帶歪了,完全忘了自己拿的是美國國籍。美元對她來說絕對不是外匯。
她只驚訝一件事“我們能把流水線做出來這個很復雜的呀,不是高壓鍋。”
知青們卻信心十足,他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勞動者皆有可能,一貫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東西都敢自己折騰著來。
不就是流水線嗎現成的模子擺在這兒呢,依葫蘆畫瓢就好。
唐安妮不得不提醒他們“你們去生產機器了,那誰來做薯片呢”
大家這才清醒了點,沒錯,他們不能本末倒置,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給丟了。
做機器這種事,還得找專業人士,比方說機械廠。
縣里的機械廠是軍工企業,以前三線建設時下來的。之前有風聲說要搬走,結果這兩年不僅沒搬走,還又來了一大批人,不知道搞啥玩意兒。
薯片廠的同志們說他們不忍心國家花費外匯再給他們購買機器,希望能夠使用國產的流水線。機械廠的領導覺得自己義不容辭,的確應該自力更生。
主要是他們也發現了薯片的巨大市場,全國這么多老百姓呢。即便每人只吃一片嘗嘗味道,那也是巨大的市場。
泱泱中華,地大物博,沒理由讓他們把這么廣袤的市場直接讓給外國人吧。又不是他們不能做。
機械廠立刻派人過來觀察薯片流水線究竟是咋回事兒,又要了產品說明書,一點點地琢磨怎么把東西給復制出來。
唐安妮只清楚大概的原理,具體細節以及工藝就沒轍了。
大家討論了半天,摸到點門路,但更多的內容還得后面細細琢磨。
知青一看時間,立刻拍腦袋“哎呀,該看電視,我食品工藝課還沒上完呢。”
大家趕緊去開電視機,老老實實開始學習。
別以為上班了就不需要學習。是因為上班了,所以更加要學,要進步,才不會耽誤生產。
電視機畫面一閃,眾人就瞪大眼睛。
嘿,放的就是怎么做薯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