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師父師伯。”
皇上才想酸,就聽她又說“師伯給我幾萬兩銀票用來修路,他們世外之人都能想到為大燕做貢獻,我們不應該回報一二嗎”
“那是該回報,兩支人參不夠吧再添兩斤血燕。”
“我就知道父皇明事理。”
“那還用說”皇上表情傲嬌的不行“父皇最是通情達理。”
父女兩說話間,暗衛已經取來地域分布圖。
楚安寧展開兩張圖看了一會,命人去東宮把她的木箱拿來,待木箱到后她拿出里面的蓍草、黃歷、小冊子,小冊子是對天象、星象等的記載。
就聽她邊看小冊子邊說“大燕今年的確風調雨順呀,錦州也是。”篳趣閣
“你確定可是錦州知府上折子說,錦州今年雨水不豐,臨近收割之時又有蝗蟲過境,以至于收成減半。”
“這怎能可能父皇您也不想想,蝗蟲過境能是收成減半那么簡單顆粒無收還差不多。而且若有蟲災,上天是有警示的,我怎么沒察覺出來”
再者神龍的管制下,怎么可能有雨水不豐的情況這不是打她臉嗎
“錦州有貓膩,肯定有貓膩。”她斷言。
“的確不應該。”皇上語帶不解“這個地方年年如此,不是暴雨就是干旱,再不就是蟲災。父皇就覺得一個地方,怎么可能年年倒霉曾也派人去這個地方查看過,可查探到的結果都表明,錦州知府所奏屬實。”
“這怎么可能您派的人靠譜嗎”
“朝廷派過欽差大臣,父皇私下派過暗衛。”
楚安寧想想說“要不重新查兒臣親自跑一趟”
她倒要看看,誰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搗鬼。
“你老師不可能讓你出去。”
“那可不見得。”
皇上沒再說什么。
楚安寧本來就是隨口一說,可回到尚書房后,越想此事越想出去一趟,她不僅想看看錦州什么情況,還想看看大燕各地百姓真實生活是什么樣子的。還想看看各地官員的執行力如何,忠心如何,是否有欺上瞞下的行為。
為此去找了柳太師。
柳太師開始不同意,可她說“老師可以與孤一起去,我們邊趕路邊上課,豈不是兩全其美老師,坐在京城里的儲君,是當不好皇帝的,便是父皇做太子的時候,也常去民間走動,了解各地民生。我便是不能比肩父皇,也不能落后他太多。”
柳太師沉吟片刻,道“皇上若同意,老師便隨你走一遭。”
“那晚些時候我就跟父皇說。”
可她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說服老師,皇上又不同意了。
從京城去錦州一來一回快則三四個月,慢則半年,皇上一想到那么久都看不到小棉襖,心里就難受的不行。
楚安寧好說歹說,并保證趕回來給他過生辰,皇上才勉勉強強同意。
定下去錦州的事情后,她就開始著手處理手頭上的事情。
孟浩被革職查辦后,她分別寫封信給大皇子、三皇子,三皇子還未回她的信,不知道他對此事什么態度,孟賢妃么,對她一如既然也看不出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