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中不少人都被御史諫過,此時就挺幸災樂禍。
皇上見宋御史表情如便秘,收回視線“曾卿家所奏之事,可行,翰林院擬旨傳令,務必讓各地配合做好此事。”
“是。”
“啟稟皇上,錦州知府所奏今年雨水不豐,臨近收割之時,又遇蝗蟲過境”
“”
本來心情還算愉悅的皇上,卻在聽到錦州收成不好后沉悶起來。錦州年年如此,不是雨水不好,就是蝗蟲過境,再不就是暴雨不斷。倒也不需要朝廷賑災,就是收不上來稅。
當楚安寧中午來找皇上的時候,就發現父皇神情不太對。
“父皇,你為何不高興”楚安寧一手背后,一手手指掐著“讓我來猜猜,秋闈在即,馬上就要迎來一大批人才,肯定不是因為此。大燕今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各地糧倉滿倉,肯定也不是因此。那是因為什么,難不成是因為兒臣”
“等等,你等等。”她話還沒說完,就被皇上叫住了“你方才說什么,大燕今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對呀,怎么了”
皇上沖她招手“來來來,父皇記得你鐵口直斷。”
“那是自然,整個大燕除了我師伯,沒有人的算術能跟我比。”說起這個,小龍龍可驕傲了,自信的很。
“那你幫父皇算算錦州這個地方。”
“可以,父皇把錦州和大燕的地域圖給我瞧瞧。”
皇上便命人去取了,又讓劉全多準備幾個太女愛吃的菜。
趁著地域圖還沒來,楚安寧將放在一邊的大包袱提過來打開“父皇,幫忙蓋個章,這些都是做出來的金冊。還有這個,這個是后宮娘娘們取的名字。我特意空出來一條路,留給父皇賜名。”
“喲,還有父皇的份呢父皇要交銀錢嗎”
這兩日,給路取名這事在宮里宮外都鬧得沸沸揚揚,皇上自然也知道,他還知道女兒分別用師父、師伯道號中的一個字,給城中心的兩條路分別取名為,玉清路、靜山路。
可這么熱鬧的事情,偏偏沒有他的份,這讓他有些不得勁。
他不知道的是,楚安寧本來想直接用兩人道號的,奈何隔壁老道不同意,非說那樣太張揚,她不得不只取其中一個字。
楚安寧一下子就聽出了里面的酸意,忙說“當然不用,父皇能給賜名就是對這件事最大的支持了,怎還能讓您出錢”
“算你會說話。”皇上看看大家取的名,還點評一句“貴妃居然還能取出清韻路這種雅致的名字,朕以為她要取個三岔路四方路這種名字呢。”
楚安寧笑了“這話怎么說來著”
“貴妃學問不大行。”皇上又看看皇后的,倒是湊合。
看完后,提筆寫下“榮華”兩字。
他寫完楚安寧就拍手“一路榮華,好字好名。”可捧場了。
皇上龍心大悅。
楚安寧見他高興,趁機討了兩支人參。
人參這種大補之物,她一條龍肯定不需要,皇上難免問起,要人參是給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