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較方才自己的巧言令色,現在更加決斷。
“好勒收拾收拾,下午兩點的火車。”說完就轉頭離開,也不忘轉頭再催促一遍。
我點頭,望見她回去,才上樓,帶著小糾結去收拾行李。想著將要去的地方是何模樣,又是何種情狀。
北方的農村,我見過的,是十分豪邁的,民風如此,北方的廣袤和氣候都注入到人的骨子里,不事精細,萬般事情都可以看淡,凡事看開,“不要整那些個沒用的,不服就干”簡潔直白,幾乎所有的難題在這里都能找到一個最簡單的解決辦法。這是我所欣賞的,亦是為外地人稱道的。
第一次見到火炕,炕頭是最暖和的地方。即便如此,還有一杯熱酒,“喝點兒,俺們這嘎達冷,一口摟了,別養魚。”去張琳家的第一次就能體會到他們的熱心。
屯子里的房屋大多是比較低矮的,一般的人家都會有一到兩座火炕,從外面看屋頂的煙囪就可以看到,四周有院墻,“你家墻又高,四處搭炮臺”二人轉里面唱的大差不差。有小院,有水井,田野上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地,有大豆高粱。
輪子很大的拖拉機,從院墻外的路上駛過,在屋子里就可以看到上面駕駛的是誰,窗戶都是大玻璃的,一眼可以看到很多景象。屋子里的陳設有些講究,供著財神爺,電視以簾子遮蓋,衣柜在臥室橫著放,倒是方便。還有牛羊馬在圈里面轉悠悠。
整個屯子大多此番,少見的二層樓,便可以說是有錢人家。
高大的、茂密的森林是少見的,那差不多在與大小興安嶺的周邊相鄰才有,最北邊是亞寒帶的針葉松樹,高大,聳入云端,而這個屯子,像在學校一樣,有的是高大的楊樹,面是綠色,而葉底則是白色的,高大蔥蘢茂盛,有些稍微矮一些的松樹,杉樹在型號上就稍有遜色,可好歹是是一片綠色,在荒無人煙的山坡上立著的這些大樹,像是這方土地上最后的首位著,那里的草,即便是盛夏時節,也沒有辦法茂密起來,等到秋風過來的時候,緩緩的一地枯黃。
因為緯度原因,似乎太陽是專門裝上的一種照射的設備,從約莫早上10點開始,到下午4點鐘,都一直亮著,不懈怠,照在人身上,似乎光是能夠吸收人體的能量一樣,一開始是倦怠,后來是昏沉,迷迷糊糊癱軟作一團。
天很藍,藍洼洼,水洗過一樣,白云,草地,山坡羊,原野上的耕作機械,可滿足一個人全部的祥和、安穩的愿望。
印象這個玩意是很神奇的,一眼萬年只要看一眼,便好像是把所有的都盡收眼里。雖有以偏概全的大意,但總體氛圍卻是這般的,這片天空下的風物,大抵如此。想必李萌的家與此相去不遠。
而后來,超過我認知的是,那是真實的富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