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熱臉貼冷屁股,蔣勝軍的耐心消耗殆盡,隨之而來的,就是父子倆每日的爭吵和蔣勝軍的鞭打。
按照他的話來說,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不打不成氣候,所有的錯都來自于他年輕時候沒好好管教好小兒子,才會讓他長成了如今這幅叛逆的模樣。
可在梁慧和蔣海豐兄妹倆的眼里,海朝一直是個好兒子,好弟弟。
他聽話,孝順,懂事,還會逗人開心,是個無憂無慮的樂天派,卻在蔣勝軍的回歸,逐一瓦解。
所有人都不懂蔣勝軍對海朝的怒意從哪里來,也不懂他為什么不能再給海朝一點點耐心和溫柔。
蔣海朝吃軟不吃硬,一步不肯退,蔣勝軍亦是,父子倆的脾氣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都是那茅廁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石頭碰石頭,帶來的,是兩個不服輸的倔強。
當然,父母和孩子作對,贏家往往只有“大人”。
孩子在完全獨立之前,在父母這里總是討不到好處的。
十五歲的孩子早已有了自尊心,而蔣勝軍偏偏一有不順就抽出皮帶鞭打孩子。
漸漸的,父子倆隔了心,如同碎了的碗。
破鏡容易,重圓很難。
盡管梁慧用心地呵護孩子,母愛終究難以抵消他對父親的恨,最后長成了如今桀驁不馴的性格。
可不管怎么樣,梁慧始終最心疼的,還是小兒子。
嗓音微啞,蔣海朝的語氣里是滿滿的倔強與不屈。
“我怎么薅社會主義墻角了那東西我貪一樣了嗎你們后勤部有一點損失嗎”
“還敢頂嘴不孝子,一輩子沒出息”蔣勝軍說著,皮帶扯過又要往他身上甩,將將揚起,就被蔣海朝握在了手心。
男人怒意闌珊,眼里有一團濃稠的黑暗“我已經二十歲了,不是兩歲,你有沒有想過我也有自尊心”
蔣勝軍身體猛然一滯,微不可察地往一邊晃了晃,巍峨的高山忽然裂開一條縫。
他把皮帶從他手里扯回來,沒好氣地說“自尊心尊嚴是自己掙的你指望我給你”
男人烏漆的黑瞳里,滿含著疲憊與哀戚“我沒指望你給我,我只希望你別再侮辱我。”
梁慧已經抱著兒子泣不成聲了,門外,多愁善感的蔣汶也控制不住地流淚。
好好的一個家,怎么就鬧成這樣了呢,父親為什么就不肯軟一軟性格,海朝又做錯了什么
看著悲痛哭泣的妻子,倔強不肯服軟的兒子,蔣勝軍心中百感交集,尚存的理智終于拽回一絲。
梁慧:“孩子都多大了,還打,你越是如此,他越不會尊重你”
他語氣沒方才那么硬,卻仍是冷冰冰的,不近人情“我不打,也不見得他多尊重我。”
梁慧堵嘴“但打了一定不尊重”
“我不需要他尊重”蔣勝軍下意識反駁。
蔣海朝徹底爆發,多年來的委屈,怎是一兩句話就傾倒出來的。
“是你只需要一個聽話的兒子,不管我有沒有成就,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聽話可我偏偏最做不到的就是聽話,所以我成了你最沒出息的兒子”
“你看看你看看,敢跟老子頂嘴,真是不知禮數”作勢又想打人。
看吧,蔣勝軍下意識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打”,除了打孩子,他對蔣海朝毫無辦法。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落幕,沒有勝利者,只有失敗者。
蔣海朝想離開家,最后還是沒能成功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