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安秀眼里閃著躍躍欲試的光“說實話,我跟你大哥結婚之后,就沒出去工作過,雖然我饞你們的高收入,可我也有點害怕。”
“沒事,多做一段時間就有膽子了,怕什么。”
“你、你真這么覺得我和你二嫂一點經驗也沒有,萬一”
“所以我說先試試嘛,正好我這里已經開始了,你們倆要是有空,就過來幫我。”顧芊拍桌決定“就這樣吧,早上大嫂來,下午二嫂來,也可以輪流,咱們仨一起試試,最后要不要堅持,你們自己決定。”
大嫂二嫂對視良久后,又期待又忐忑地圩口氣“那、那就試試吧。”
張麗華合著你們仨拿我不當存在唄
顧芊的地攤生意加入兩位嫂嫂以后,事半功倍輕松許多。兩位都是做慣家務活的女同志,手腳麻利,體力活都不需要蔣海朝的幫忙,兩位嫂嫂直接包攬。
當然不是白干活,工資按勞分配,兩位嫂嫂只承擔一些體力活,材料的成本負擔以及銷售都是顧芊在負責,所以按照一筐一塊錢,兩筐兩塊錢這樣算。
一天做下來最少也能賺一塊,比在家里入不敷出好太多,還能學手藝,這活兒真劃算。
銷售方面顧芊也會帶兩個嫂嫂到現場去,也不用多做什么,只需要站在顧芊身邊,看看具體是怎么銷售,學著點就行。
這不看不知道,看過以后對顧芊的敬佩又上一層樓。
還真別說,自家小妹瞧著像是靠顏值吃飯的女同志,沒想到做生意半點不帶含糊,學校門口男女老少擠得水泄不通,她不但不怯場,吆喝得還挺起勁。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還得成家才能知道生活的苦,為了家,臉皮再薄的人也該厚起來。
連著在小學門口賣了三個星期的米糕,到了后面收益逐漸疲軟下來,達到飽和點。
顧芊決定開始變換場所,到廠區家屬樓門口賣。
上下班高峰期,家屬樓外人流量不比學校差,只是大多居民忙于回家做飯吃飯,不會像在學校門口那樣悠閑地停下來看你。
顧芊的出現只在小范圍里掀起一陣小波瀾,過后人們該干嘛干嘛,也沒有一個人上來問她搬個籮筐坐在這里是干啥。
于是她開始吆喝“賣米糕新鮮出爐的米糕五分錢一個,不要票”
吆喝兩三遍,還是無人問津。
今天陪她一塊兒來的是二嫂,二嫂是個急性子,眼見著十分鐘快過去,一個人都不上來光顧,心下不禁著急起來。
“小妹,你是不是第一次在這里賣啊”
“是啊。”
劉萍嘖了聲“我就說呢,咋一個人也沒有。”
顧芊笑了笑“沒關系,會有人的。”
接著繼續吆喝,人們的視線確實有多停留兩秒,但陌生事物出現,大多傾向于觀望。
五分鐘過去,還是沒有人。
顧芊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干等。
再等下去高峰期過去,這么多米糕賣不掉可就浪費了,這年頭也沒有冰箱,更何況這東西用冰箱儲藏以后就不那么好吃了。
于是僅存的一點臉皮也不要了,高聲吆喝道“賣米糕新鮮出爐的米糕五分錢一個不要票歡迎試吃,免費試吃試吃不要錢”
不要錢三個字如雷貫耳,總算有人停下腳步,走到籮筐前打量白花花的五角星米糕。
“同志,你賣米糕呢”
“是呀,同志,你要來一塊嗎”
說著也不給他拒絕的機會,撕了一角遞過去“嘗嘗,不要錢的。如果你覺得不好吃也可以不買。”
“喲,這咋好意思呢。”哪有吃了不買的道理。
這年頭不管是上百貨大樓還是副食店,哪有什么試吃的道理,要是真吃了人家東西,不買那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里面的售貨員一個比一個心氣兒高,不買也逼著你買。
想了想,起身告辭“算了算了,我馬上要回家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