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明知大皇子這份答卷有問題,卻還是取了他當會元,就是因為答題之人看見了他真正想問的問題,并給出了答案。”花錦鳶指著答卷,慢慢解釋道。
如果說花文曄是最了解陛下內心所求之人,那么花錦鳶便是小輩中最能理解自家大伯治世理念的人。
而唐晗璋這份答卷的真正答題之人,可算得上是第二個。
大隕的良田大多都歸屬在七大氏族名下,其中還藏著大量隱戶,每年都會對大隕稅收造成極大損失,還嚴重浪費人力。
因此陛下才會將如何解決土地兼并這一問題,作為此次春闈的試題。
但是這份答卷給出的回答,卻并非僅僅局限于這一個問題,而是與另外兩道試題,如何鼓勵通商增加國庫收入,以及如何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聯系在了一起。
答卷上隱晦的列舉了正面與氏族對抗,可能造成的惡劣后果,然后提出應當大力研發農耕利器,研究如何改良荒地改良糧種,讓未曾被氏族掌控的那些貧瘠荒地成長出足以拜托氏族制約的糧食。
減少耕種對于人力的需求,對于氏族的需求,同時興建道路,給予商賈更多便利,不定期針對部分商品給予減免稅收等舉措。
一旦氏族發現囤積隱戶,將他們扣在土地上耕種,并不能帶給家族更多財富。
一旦氏族發現大量的良田卻只能產出價格低廉的糧食。
那么氏族本身就會處于利益,進行自我調整。
只要氏族動了,那么陛下的機會就來了。
說白了,就是科技強國,皇族依靠技術擺脫氏族的束縛后,才能真正成為制定規則的那一方,徐徐圖之,氏族自然不攻自破。
當然,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鴻溝也許永遠不會消除,資源的傾斜永遠不可能公平,但即便是千百年后的世界,都沒有絕對的公平,以現下世人的眼界,能夠給出這樣一份答卷,已經相當前衛驚人了。
要知道,陛下乃至自家大伯之所以能夠有此想法,運籌帷幄,暗中一步一步的實施計劃,也全靠圣祖爺當年留下的手札,以及同為穿越者的自己這十多年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這答題之人若真是完完全全依靠自己,得出的這份答案,那他距離拜相入閣之才欠缺的也不過只是一些經驗而已。
這等人才,怎么就被大皇子給霍霍了
花錦鳶想到此處,忍不住后槽牙發癢。
“大伯他寧愿被下詔獄,也不愿更改會元之位,就是為了讓此人的才華展露在世人面前。要是不把這人給找出來,大伯他恐怕會死不瞑目”
“不至于不至于”唐明堔連忙按住她的肩膀,制止了花錦鳶起身的動作,“皇兄也知道老師是冤枉的,詔獄只不過是為了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絕不可能真的要了老師的命。鳶兒,你在家等著,我一定會把這人給找到”
“一定要快,我怕大皇子會殺人滅口。”花錦鳶咬著牙,再三叮囑道。
要不是府外有李顯的人盯著,得有人留在明處當靶子,她肯定得親自找人才放心。
大皇子那個鼠目寸光的家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龍椅,可沒什么惜才的治世之心
答題之人便是舞弊案成功的關鍵,只要找到這個人,也許大皇子的謊言便不攻自破了。
試問這樣一個掌握了核心秘密的棋子,大皇子豈有放過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