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和大伯不對付,確實不假。
刻意陷害,也在情理之中。
但舞弊案,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確定的因素太多。
大伯他剛剛升任吏部尚書,資歷尚淺,并不一定會被陛下認命為今年春闈的主考官。
而此前大伯的政績,與科舉相關的也不多。
在初初任職之時,又在一個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環境中,正常人怎么可能就這樣膽大包天的搞起舞弊來
太過牽強,根本不合常理,難以令人信服。
鄭氏沒有必要如此生硬的陷害。
這一次的案子,看上去好像是大皇子唐晗璋不滿花家間接害死了他的愛妾,所以故意設圈套陷害。
但實際上,卻更像是對方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只等花文曄有朝一日成為主考官,就迫不及待的行動了。
就好像是要把花文曄曾經加注在座師盧中冠身上的一切,一模一樣的復制過來,全數還給他一樣。
因此,花錦鳶才會懷疑升平的動機。
鄭氏也好,唐晗璋也罷,他們都沒有執著與科舉舞弊案的理由。
只有盧中冠的嫡孫,才會刻意選擇春闈,才會這樣迫不及待。
升平雖因花家,受到盧中冠一案的牽連,終身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入朝為官,但他本人卻也因為喬氏的緣故,得以長于宮中,還能旁聽大隕最頂尖大儒的課程。
嚴格來說,花家并不欠他什么,反而還對他有恩。
他既然能被盧中冠贊一句天資聰穎,那么五歲左右也應該記事了,不求他能記得喬氏的恩情,最起碼也不至于恨花家,恨到非要置花文曄于死地吧
花錦鳶不由想到,自家大伯如今身陷舞弊案,是冤枉的。
那么十幾年前的盧中冠呢
他當年已經名滿天下,桃李滿園,更是擔任了好幾任主考官,真的會做出舞弊行徑
退一萬步來說,以他當時對春闈各個關節的熟悉,若真想為幾位考生做手腳,有的是辦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又怎么會被初出茅廬的花文曄“無意”中發現端倪
而更令花錦鳶生疑的是,若當年的舞弊案經查證,確實屬實。
那么,為何當年那屆春闈成績沒有被作廢
要知道,花文曄正是那屆春闈高中的進士,雖然名次不高,但是和他同榜的進士名單,不時就會在家中提起。
尤其是三甲等高位取中的考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花錦鳶記得,這些人當中并沒有人受到舞弊案的牽連,而被取消成績。
那么盧中冠到底是把試題泄露給了誰
和大伯一樣的低位考生
以盧中冠當年的身份地位,不惜身染污名,就為了幫幾個不學無術的舉子以吊車尾的成績考中
這簡直就是笑話
直接運作一番,給這些人弄一個蔭官難道不香嗎
非要跟舞弊死磕
花錦鳶不得不懷疑盧中冠當年也是被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