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怎么會這么黑咳,咳,比臭水灣里的泥鰍都黑呀。”
幾個觀眾一起笑了,笑噴了。
這戲,有點意思。
忽聽有觀眾打量道“這黑不溜秋的小子是馬掌柜的兒子吧”
立即有人附聲“對,這小子天生長得黑,就是一頭小黑馬,太好認了。”
馬克浪就是豪富馬家的一頭小黑馬,臨安城的人即便沒聽過馬家的大名,單憑馬克浪這一身標志性的膚色,也不難辨認。
好在跳蚤兒喬裝打扮比較到位,沒有被現場觀眾立即識別出來,不然這位出了名的劣少也難逃被戳穿身份。
其實這兩小子雖然是臨安人所聽聞的劣少,可是見過的并不算多,這就好比,林子大了什么鳥沒有,可是其中的兩只鳥又有幾個人能有幸見到呢鳥太多了,見到某種鳥的幾率自然就少了,尤其是專門偷偷摸摸做壞事的壞鳥,幾率就更低了。
觀眾們的私語聲充耳不聞,兩小子繼續推動劇情。
“丫的老子捏死你這只小泥鰍呀。”
論口才,馬克浪還是稍遜跳蚤兒一籌。
如果論塊頭,馬克浪的優勢就突出了,就像他的那一對大眼珠一樣凸出。
于是馬克浪挽起了袖口,準備捏“泥鰍”了。
說不過,還打不過呀,丫的,看哥不捏的你小泥鰍骨軟肉酥。
跳蚤兒何甘示弱,跟著擼起袖子,叫道“來捏我呀,小爺身上正癢著呢,給小爺撓撓癢。”
“丫的,你身上有跳蚤吧,哥連你加跳蚤一起捏。”
哈哈哈
路過的觀眾都情不自禁停住了腳步,爆出一陣笑聲。卻不知眼前的這個小子就是一只真正的“跳蚤兒”。
不多會,圍觀的觀眾便達到了兩位數。
兩小子暗自歡喜,這正是所要的效果,觀眾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多到一定程度,壓軸大戲才能上演啊。
兩小子便就如此又是嘻哈,又是打鬧,又是狗叫,又是瞎扯,鬧騰一會便動手推搡起來。
眼看著情勢由斗嘴向著身體對抗發展。
就在這時,一個頭大腚小的小子搖搖晃晃地走過來看熱鬧。
擠進人群前面,張開大嘴便道“兩位哥哥,你們在打架么”
聲音萌萌的。
觀眾們都是一愣。
馬克浪跳蚤兒正要伸胳膊踢腿亮招,聽見有人問話,而且聲音還有點萌,一齊扭頭。
只見眼前出現一小子,一根稻草桿上頂著一只南瓜,體型甚是奇特,一張大嘴占了半邊臉,兩片肥香腸似的嘴唇令人毫無食欲,面貌也算出奇地獨特了。
這孩子體貌奇特不說,表情還有些癡呆,眼神也呆,動作也呆,一看就是小兒癡呆輕度患者。
好在這孩子穿了一身華貴的衣衫,腦袋上還扣了一頂瓜皮小帽,打扮得像模像樣,標準的一個土財主家的傻兒子。盡管傻氣畢露,但總還掩飾了一些傻勁,看上去也就接近于正常人形象。
“這不是張家的傻少爺嗎”
傻兒的形象同樣和馬克浪一般特征鮮明生動,亦不難辨認。
大嘴儒
此君也是臨安出了名的劣少,再怎么裝扮,也會被人民扒皮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