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動之中,這一年終于過去了。
雖然國庫的事還沒有收尾,但眼下看來,各大勢力應該都已經做出了決定,所以賀星回也得以過一個安穩的年。
嘗一嘗御膳房為了過年準備的各種美食,看一看后宮嬪妃們絞盡腦汁編排的歌舞才藝,再考校一下孩子們的功課,一家之主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簡單平淡、樸實無華。
新年的第一天,正旦大朝會上,賀星回頒布了新君的年號開明。
這兩個字,是她自己直接定下來的。
賀星回這一代,被稱作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改革開放這四個字,是烙印在她成長歷程中不可磨滅的痕跡,也見證著那條東方巨龍自沉眠中蘇醒,在短短四十年內由落后到先進、鑄造無上輝煌與榮光的歷程。
所以她希望,在自己執政的這個階段,大越能夠成為一個開放而包容的國家,能夠接納新事物、涌現新思想、尋找新道路。
至于“明”,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普通人,都還生活在混沌與蒙昧之中,上位者視他們如牛羊,而他們自己,也一生都在為衣食奔波勞碌,很少會去思考什么。
但歷史已經說明,只有撥開人民大眾眼前的那片迷霧,讓他們看清自己、看清前路,才能迸發出足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此之謂開明。
公布了新年號,剩下的就都是走流程了。當下,大家已經開始默認她會代替皇帝主持一切儀式,除了依舊不坐在龍椅上,而是在側面置席之外,她已經與一位帝王沒有任何分別。
朝會結束,便是賜宴。
這時的氣氛就要輕松一些了,雖然沒有歌舞表演,但君臣之間說說閑話,讓素有才名的臣子寫詩作賦,也是宴席上的保留節目了。
宴席過半時,內廷那邊突然來人,說有一份驚喜要在今日向她獻上。
賀星回對此很意外,但后宮的大小事務,她身邊那幾個丫頭一直盯著,想來也不會有什么問題,說不準這就是她們幾個張羅的。
這般想著,她見朝臣們都有些好奇地看過來,便笑道,“那就呈上來吧。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也讓諸位愛卿一同賞鑒一番。”
立刻就有人去傳,不多會兒,四個小太監扛著一個巨大的箱子走進了殿內。
賀星回抬起頭,還沒看到箱子里的東西,先看到了為首的那個“小太監”,差點兒被嗆住。
她是差點兒,但是靠前坐著的幾位重臣,已經開始用力咳嗽了。
雖然自從皇后監國之后,皇帝就跟隱身了一樣,幾乎不出現在人前,但是身為重臣,曾經與他面對面地說過話,又豈能認不出他的長相那個走在最前面,怪模怪樣的“小太監”,不是他們宣稱重病在床、不能視事的皇帝,又是誰
座位靠后的朝臣們,平時站班的位置也比較靠后,倒是還沒有認出來。但是前頭的動靜那么大,都正好奇地引頸而望呢。
賀星回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身問,“是什么東西打開箱子吧。”
“是。”皇帝興沖沖地應了一句,親自上前打開了蓋子,露出裝在箱子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