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答案就在這個“舊友”身上了。
韓青道,“恭敬不如從命。”
大越的皇帝們雖然從不懈怠公務,但是在各種福利待遇上卻并不苛刻。譬如官員們的假期,除了每旬日休沐之外,正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都有假期。其中正旦假期最長,從臘月二十三朝廷封印,可以一直休到正月初七。
不過朝廷事務繁多,休假期間偶爾也少不得去加個班,另外還有如正旦朝會、太廟祭祀之類的大事須得出席。
朝廷如此,民間自然更加寬松,大概進入臘月里,開門做生意的店鋪就越來越少了,背井離鄉的商人們會選擇趕回去與家人團聚。但街面上并不會因此就冷清下來,因為閑著無事的百姓們,也會走街串巷、呼朋喚友地去找樂子。
這段時間里的京城,是閑適的,懶散的,令人松懈的。
特別是今年,西北大勝,朝堂的風氣也與從前不同,百姓們跟著揚眉吐氣,連走路說話似乎都更有勁兒了。
韓青一路都在欣賞街上的景象,直到馬車出了城門,外面冷清起來,他才對賀星回告罪,“讓殿下見笑了。臣喜歡這種市井生活氣象,休沐時若無事,也會去街上走走,聽聽百姓們的聲音。”
“朝中有像令公這樣的官員,是百姓之福。”賀星回說。
韓青苦笑著搖頭,“那是殿下沒有見過前些年的京城。百姓們日子過不下去,不知多少人在心里罵我呢。”這種話當然是不可能罵出口的。朝廷雖然不禁言論,可是官員都出身世家,勢力甚大,若是被他們聽見了,又是一場禍事。
入眼盡是這樣的景象,韓青又怎么可能不憂心呢
賀星回也沒有寬慰他,而是笑道,“放心,往后多的是人夸你,把以前罵的都找補回來。”
韓青想想那樣的場景,也忍不住笑了。
君臣一路上說著閑話,但覺更加親近,不一時就到了賀星回的目的地。
韓青下了車,抬頭看見大門上寫著“蘭澤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不由有些驚訝,“這是殿下的御筆”
“獻丑了。”賀星回點頭承認。
韓青心下立刻將此間主人的分量往上提了一些。能夠得到賀星回親筆所題的字,這顯然不是一般的關系,想來就是她所說的舊友。他低頭思量了片刻,總算想起來,當初的慶州長史,不就是號為“蘭澤”嗎
不過這位蘭澤先生雖然擔了長史的官職,但聽說是個讀書人,不理庶務的。要不然,當初韓青也不會以為慶州那些政令都是出自慶王,而不去考慮他請了一個高明幕僚的可能。
帝后回京之后,這位長史幾乎是蹤跡全無,連韓青也沒有關注過。沒想到他也來了京城,甚至在京郊悄無聲息地建起了一座書院嗎
莫非賀星回要請出山的,就是他
韓青被“蘭澤”兩個字晃了眼,一時沒有想到后面的“書院”二字。
等到進了門,見這里往來都是身著青衫,做一色打扮的年輕士子,才后知后覺地問,“書院這是給人讀書的地方”
“是。”賀星回道,“世家子弟,家中藏書豐厚,又有長輩手把手教導,想要學習自然很容易。那些寒門士子,卻沒有這樣的條件。之前戴曄在紫宸殿褒貶寒門子弟,不就說過他們出身鄉野、粗鄙不堪么”
“我聽人說,如今也有大儒在山中結廬而居,效仿先賢,收幾個親傳弟子跟在身邊教導,許多寒門士子不遠千里前往求學。若是能在京城附近開辦一所書院,遍邀名師,廣收學子,想來不久之后,天下士子便會云集于此,何愁無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