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正在頭痛。
他看著跪在公堂上的女子。如果時間能回到一刻鐘前,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一定不會接這個案子。
實在是前陣子陸家收買士子謀害陸諫一案,他拖得太久,生怕皇后因此不滿,便想著好好表現一番,彰顯一下自己的能力。聽說來告狀的是個布衣女子,他便以為只是尋常地痞流氓犯案,一時大意,就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
聽到面前這女子說出她要狀告之人時,京兆尹還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結果對方表情鎮定,再次重復了"燁京陸氏陸裴"幾個字。
京兆尹立刻就意識到,自己碰上大麻煩了。
但很快,對方就讓他明白,狀告陸裴,或許已經是這樁大麻煩之中最不麻煩的部分。
眼前這個看上去面帶風霜之色,卻連跪在公堂之上都從容坦然的女人,居然出身裴氏,還嫁到了陸家。但這并不是一樁世家聯姻,而是兩人私奔。當年,她和陸繼善私奔的事,可是轟動了整個燁京城,京兆尹跟他們同齡這件事知道得一清二楚。
而陸繼善,現在已經重新回到了朝堂上,正是剛剛結束的這一次大比的同考官之一
同時也是皇后親自援引入朝的心腹之人。
這些就已經夠讓京兆尹焦頭爛額了,誰知隨著眼前這位裴氏女的敘述,竟然又將那群最不好招惹的勛貴給牽連了進來。
她被陸裴關起來之后,是那位前陣子同樣鬧得沸沸揚揚,據說回了娘家,但最后不知去了何處的馮夫人機緣巧合之下救了她,并一直庇護她至今。
京兆尹嘆了一口氣,再來一個北地世家,這個案子就能跟朝堂上明爭暗斗的所有勢力都扯上關系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不僅僅是一樁綁架案。
更是各方博弈的舞臺。
以往不是沒有過這種事,但基本都不會鬧到京兆府來,世家內部自己就解決了,這同樣也是維護體面的一種方式。
所以驟然接到這個案子,京兆尹一時竟不知該怎么處置。
見他遲遲不說話,跪著的裴氏又行了個禮,高聲道,"還請明公為小女子做主。"
這
京兆尹還在猶豫,他的幕僚在后面看不下去了,連忙走出來,湊到他身邊耳語,"明公,莫忘了您原本是為了什么才接的這個案子您已經錯過一次了。"
京兆尹聞言,頓時一凜。
其實對京兆尹來說,做選擇很簡單。只是他習慣了左右逢源,難以下定決心。
可是幕僚的話也沒錯,他已經選錯過一次了,若是再錯,皇后還會再給他下一次機會嗎
他小聲問,"那該如何是好"
幕僚道,"您是京兆尹,有人辦案,便只管斷案。至于后面有什么恩怨糾葛、利益之爭,與您有什么關系"
京兆尹聽得連連點頭,也慢慢回過神來了。
這件事里,贏家是誰,如今尚且不知道,但輸家卻已經很明顯了∶這段時間,陸氏接連受挫,已經失去了不少人心,陸裴本人的聲望更是一降再降,那些早就不服氣他的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眼前這個案子,正好是一個送上來的把柄。
所以這個只針對陸氏的案子,實際上并不會觸動自己背后的南派世家的利益。對他來說,這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他不想管,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