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中∶
最終,他還是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自古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婦人持家教子。這女戶之事一出,必令人心浮動,豈是善政"
"這話叫人好生不解。"賀星回聞言面露疑惑,"讓女人立戶,就會造成人心浮動,中間的邏輯,我倒沒想明白。還是說張大人以為,女性會更愿意選擇單獨立戶,而非在后宅持家教子么"
馮夫人是頭一回聽到賀星回跟重臣們說話的樣子,心內早就翻起了滔天巨浪。她那種沉穩篤定,仿佛任何事都不會成為阻礙的氣質,本已令人心折,如今對上掌握權勢的朝臣,卻能將對方死死壓制住,就更叫人拜服了。
在馮夫人的一生中,只見過女人在男人面前做小伏低、拼命忍讓,哪里見過這等強勢的做
派世人眼中,她可能就已經是女子之中難得強勢的了,與賀星回一比,卻仿佛孩童扮大人一般可笑。
她于惶恐之中,又不免生出幾分痛快與雄心。
難怪陸裳說,權力可以模糊人的性別,難怪她覺得只要到了皇后身邊,就是踏上了一條通天的坦途。
馮夫人心潮澎湃,明知道自己不該在這個時候插言,但聽到這里,還是忍不住尖刻地嘲諷了一句,"殿下,或許是因為張大人也知道,這種在后宅相夫教子,事事依附丈夫,看旁人臉色過活的日子并不好過。所以生怕立女戶的政策一出,所有女人都恨不得立刻從家里逃出來。"
張本中聞言漲紅了臉,氣的。
他不是沒有話能反駁馮夫人。女人享受了男性的諸多好處,自然就該安分守己地待在后院,把家里照料好,讓男人能夠沒有后顧之憂地在外面做事。
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這樣做的,那他就是對的。不甘于此的女人,就是不安分,就是不知足,就應該受到教訓
可是這些話,他敢當著賀星回的面說出口嗎
這天底下最為離經叛道的一個女人,就坐在他面前,他說這些話,跟指著她的鼻子罵有什么區別
見他不說話,賀星回便道,"若當真如此,那這個女戶就更該立了。那些日子過不下去的女人,也不必因為無路可走,就只能留在后宅之中,忍讓"
"殿下,臣并無此意"張本中聽不下去了,出聲打斷,情急之下,隨便扯了一個理由,"臣只是覺得''父母在,不分家'',讓女子單獨立戶,豈不背離了這種風俗"
"我倒覺得,這''父母在,不分家'',說的并不是女兒。"馮夫人上回接話,沒被斥責,這回也立刻反駁道,"女兒應該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才是。"
賀星回聽得笑了起來,"這話倒也有理。"她像是認真地想了想,才對張本中道,"其實這也不難,張卿若是愿意提議讓女兒繼承家業,那想來天下女子也愿意留在家中奉養父母,絕不分家。"
張本中深吸了一口氣,情知今日是討不到便宜了。他甚至有點后悔,自己為什么要在這時候進宮。
他當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提什么讓女兒繼承家業。
而他也不能不承認,不能繼承家業,遲早都會出嫁的女兒,確實在很多時候被視作外人。
除此之外,他心底隱隱竟生出了幾分害怕,怕賀星回并不是隨口說笑,而是真的想讓女子承家。于是他立刻正色道,"殿下莫要說笑了,若真有人如此提議,那可是要翻天的。"
沒有這種想法最好,有也要趕緊打住
"張大人實在過慮了。"直到這時候,韓青才上前一步,開口道,"殿下之意,也只是為了讓那些走投無路的女子,能有一條路可走并非是要讓天下女子都單獨立戶。支撐門戶并非易事,想來只要日子和美,縱然有這樣的政策,也沒有幾個女子會選擇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