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目前朝廷已經在對軍隊進行改制。
現在大越已經沒有多少仗打,繼續維持戰時的軍隊規模就有些過于臃腫了,不如裁減一番,也能把這部分的錢省下來,用在其他的地方。
好在這個時代,軍隊本來就有屯墾的傳統,讓他們放下武器去種地,并沒有受到多少阻礙。
比起上戰場打仗,還是種地更舒服。何況現在種地,能夠獲得的待遇并不比以前上戰場搏命的時候差。
當然,駐防的部隊還是要保留的,只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震懾住周邊的小國,為國內和平發展的環境。
但賀星回也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讀書識字,提高文化修養。
除了在部隊里舉辦識字班之外,她還建議開設一所專門的軍官學校,招納那些表現出眾的士兵和將領去進修,為國家培養更多優質的人才。
這個提議得到了師無命的大力贊同。為什么師家能夠成為大宣長城,世代傳承不斷就是因為他們從小接受專門的教導,在自己領軍的過程中,也有寫戰斗記錄和總結的習慣。
戰場是很殘酷的,死亡總是突如其來,人才也有可能會斷代,可是這些書籍資料卻不會消失,依然是一筆留給后人的財富。
為此師無命甚至特意回了京城一趟,將這些師家傳承數代的資料都捐給了即將成立的軍校。
敲定這件事之后,他便帶著一批印刷設備回了西北,開始主持軍校的諸多事宜選址、修建、制定招生流程和教學規劃。
師無命走了,但是開辦軍校這件事,對賀星回而言,倒是一個不錯的引子,可以引出另一件事了
“自從蘭澤書院創辦之后,這幾年來,全國各地都涌出了無數的書院。這于教化固然是好事,但書院質量良莠不齊,學生卻沒有甄別的能力,若只是被耽誤了學業還罷了,只怕被引導著誤入岐途。”賀星回對重臣們道,“朕以為,此事還需朝廷規范引導。”
“陛下言之有理。”禮部尚書陳昌立刻出列道,“如今科舉之事由禮部主理,此事也當著落在禮部。臣回頭就讓他們擬一份章程上來。”
他這般積極,眾人都見怪不怪。
這幾年來,賀星回弄出了太多的新東西。既然是新東西,那到底交給哪個部門來管,就不一定了,為了擴大自家的職權范圍,六部尚書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爭權”。反正先把事情攬過來再說,至于具體的章程,可以慢慢來嘛。
"也好。"賀星回點頭道,"此事要盡快。"
陳昌一臉嚴肅地答應,等朝會結束,也是走在第一個。
賀星回卻是將陸裳叫了過來,“這件事,你這邊也拿一個章程出來。”
陸裳有些驚訝,"陛下的意思是"
“依朕看,以后各地的學校會越來越多,這里面的事務也會越來越龐雜,以禮部如今的編制,管理此事,只怕力有未逮。”賀星回道,“朕打算在禮部下面單獨成立一個教育司,負責掌管全國的教化之事,到時候,朕會推薦你進入教育司。”
陸裳聞言,眼中猛地迸發出強烈的光彩。
賀星回并不打算只把女官圈在秘書省,讓她們做一些文書的工作。這是從一開始秘書省成立的時候,她們就猜到了的。可是究竟什么時候將她們推出去,讓她們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卻還需要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