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牲口之外,草原人送來的貨物也是五花八門,藥材,礦石,皮毛,肉干,奶酪而他們要在市場上交換的,主要是鹽、茶、布匹和一些日用品。比如針,這種小東西草原人根本無法掌握制作工藝,是跟大越互市之后,才用上的。
但最受歡迎的商品,其實是糖
有像是細雪一樣的霜糖,也有像是寶石一樣的晶糖,以及一塊一塊紅褐色的蔗糖,不管大人小孩,看到了都走不動路,非得買一點嘗嘗味道。
而這也是讓杜鴻言最吃驚的地方。在他的印象里,鹽、糖這種東西,即便是在燁京城,也是貴重之物,售價并不便宜。與胡人交易,自然應該更貴。
但事實上,這里的物價比他印象中的低了很多。這些小部落的人,咬咬牙都能買一點。
這里甚至還可以買到報紙書籍
杜鴻言在羯部的時候看見過從大越帶回來的書報,但當時他以為,這些東西一定是費盡心思才買到的。結果現在一看,人家就擺在街邊的小攤上,可以隨意翻看挑選。
這些所見所聞,讓杜鴻言覺得荒謬,也讓杜鴻言覺得陌生。
大越好像已經不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大越了。
想賣的賣完了,想買的也買到了,部落里的人便準備打道回府了。但是巴哈爾父女卻沒有走,他們將換到的貨物托族人帶回去,自己則打算去一趟燁京。
杜鴻言留到現在,也是為了蹭他們的車。他身上雖然還有兩樣貴重的飾品,可是看到這個陌生的大越,杜鴻言也不敢貿然拿出來了,索性還是搭別人的順風車。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很多程序在杜鴻言看來都很陌生,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多半會被負責查驗的士兵注意到。倒是巴哈爾父女十分熟練,顯然已經來過不止一次了。
過了嘉連關,就真正進入了大越地界。
但這里也是陌生的。
杜鴻言記得,自己上次來的時候,這里什么都沒有,都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走出去很遠都看不到一點人煙。可是現在,荒地都被開墾了出來,種上了一種他不認識的作物。
還是巴哈爾父女聊天,他才知道,原來那種的就是棉花。
西北的布料能夠降價那么多,到人人都買得起的地步,都是托了這東西的福。在當地種棉花,收上來之后又在當地的工廠里加工成棉線,再織成衣服,又就地賣給來交易的胡人,節省了許多成本,售價自然就降了。
杜鴻言看著這陌生的一切,聽著巴哈爾父女高聲說話的聲音,幾乎克制不住地感受到了一種惶恐。
一種自己似乎已經被這個新的時代拋棄,徹底落后了的惶恐。
外面的變化已經這么大了,連草原部落的胡人都如數家珍,他卻一點兒不知道。
虧他還一心指望在羯部發達了之后,讓大越這邊的人對自己刮目相看,現在想想,根本就是個笑話。
其實杜鴻言看到的這些,依舊只是表面而已。或者說,這些都只是普通人能夠看得到的變化,但真正關鍵的內容,卻依然被瞞得死死的。
比如西北已經建立起了第一家兵工廠,接收草原那邊送過來的各種礦產,進行武器的制造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