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賀星回才問,"那教育司的工作,你打算交給誰"
"這個我也想好了。"陸裳道,"阿喜不是正準備成婚嗎她已經二十五了,想必生子之事也很快就會被提上日程,正好讓她接手教育司的工作。反正接下來五六年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好,她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兼顧家里。"
她頓了頓,沒有將后面的話說完,但賀星回已經想到了。
等到這五六年過去,孩子長大一些,不用再費那么多心思,可以直接送到學堂里,阿喜便又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事業上,到時候正好把她調到別的崗位上去。
賀星回有些意外,但又不是那么意外,"朕沒想到,你替她考慮得這樣周全。
"臣也是跟著陛下學的。"陸裳笑了一下,""陛下可以兼濟天下,臣卻暫時只能兼顧阿喜一人,慚愧。"
陸裳要外放的消息暫時沒有宣布,因為在那之前,她還要主持鄉村學堂的教師招聘考試。因為打算招女教師,所以陸裳從秘書省要了十幾個女官,作為巡考官的副職,一同前往各州主持考試。
試題是事先準備好的,加了火漆封印,由宮中派專人保管,確保不會有泄題的可能。
到了地方之后,女官們還要主動承擔一下宣傳工作,以便一些尚未得知消息的女性,不會錯過這一次的考試。為此,就連報名截止日期也被定在了考試開始的前一天。
而她們的種種準備,也是很有意義的。
其實許多寒門、地主、鄉紳之家,女兒都是有機會接受教育的。畢竟這已經是開明十一年了,讀書已經成了風尚,即便是最偏遠的地方,也多少會受到一點影響。很多人家即便是為了議親的時候更好聽,也會讓女兒讀書識字。
但他們卻不會允許女兒拋頭露面去當老師,所以確實有很多女性根本不知情。在無孔不入的宣傳攻勢之下,才得知消息,趕上了考試。
賀星回在京城聽到各地傳來的這些消息,忍不住唏噓。
要知道在后世,教師一直被許多人認為是女性最適合從事的職業,因為假期多,事情少,結婚之后可以照顧家里。陸裳顯然也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才將它作為切入點的,即便如此,依然遭到了很多反對。
這也側面證明,陸裳的另一句話是對的,確實需要有人過去放一把火,才能將更多開明的風氣吹到地方上去。
不論如何,最終得到的考試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因為女性竟然占了錄取人數的三分之一。
雖然按照女官們反饋回來的說法,這是因為在讀書上有天賦的男性,大部分都將科舉考試當做自己的目標,除非是前程無望,否則不會愿意去當蒙師。但這也側面說明,她們這么多年來的努力,已經有了不小的成效。
開明十一年八月。
當各地的鄉村學校正在如火如荼地籌備著,準備招收第一批學生入學時,賀星回也終于公布了對陸裳的職位調動。
這件事再次在朝野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