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比,朝廷規定了法定結婚年齡,沒有達到年紀就結婚的,必須要接受罰款這一點,幾乎可以稱得上波瀾不驚。
但是實際上,這一條才是朝廷會全力推行的。
為此,賀星回特意提出,可以正式設立村級行政單位,幫助朝廷管理地方。村官同樣隸屬于朝廷的官吏體系,可以領俸祿,定期接受考評,考評優等,就有機會晉升。
至于人選,可以由村民們推選德高望重者擔任。他們更熟悉當地情況,又有威望,管理起來自然也更方便。
而這些村官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一是確保村學的穩定運行,二是推行法定結婚年齡,這兩條都會與他們的政績掛鉤,不但影響到他們本人的俸祿、獎金、考評,同時也會影響村學所獲得的撥款、資源傾斜乃至師資力量。
相信如此一來,村官們對這件事會更上心。
在民間的平均婚齡本來就已經被推遲到十七歲的情況下,要推行這項政策,并不算太難。或許沒辦法完全杜絕,但只要大多數百姓都有這樣的意識,自然就可以潛移默化。
為此,編修館主持的幾份頗受歡迎的小報上,都刊登了相應的文章。
等這些事情都逐漸落實下去,報紙上的爭論也落下帷幕時,開明十一年也走到了尾聲。
開明十二年的開頭,又是一件讓賀星回始料未及的事。
中書令韓青上書致仕。
以韓青的年紀,自然早就可以致仕了。不過身在中書,身上的各種責任也不是那么容易拋下的,而大多數人也不會主動拋下。留在這里一天,就還是手握重權的宰輔之臣,一旦遠離權力中心,就再也沒有呼風喚雨之能了。
所以自古以來,帝王罷相常見,自己辭官的卻不多。
就連賀星回也沒想到,韓青會在這個時候辭官。
按理說,這些年來,他們也算得上君臣相得,共同推動了不少政策,將大越治理成了如今的模樣。接下來還有許多的事要推行,怎么這個時候突然搜挑子了
可是韓青顯然已經打定了主意,上了奏折之后,便一直閉門不出,態度十分堅決。
賀星回讓人帶著太醫去看過,他的身體倒是沒有大礙,不過老年人身上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他稱病不朝,賀星回也沒什么辦法。
思來想去,只好把瞿英叫來,讓他去探望一下。
瞿英到時,韓青正在煮雪水烹茶,他忍不住嘆道,"令公真是好興致"
"肩膀上的擔子卸下來了,渾身輕松,自然做什么都有興致。"韓青笑著招呼他坐下,也不免感慨道,"上一回這么悠閑,好像已經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了。''
瞿英一聽,就知道他去意已決,不由道,"令公激流勇退,實在是令人欽佩。
"瞿兄說笑了。"韓青微微搖頭,"我不過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膽小之輩。從前,我眼看朝堂上的亂象,卻是無能為力,好不容易等來明主,收拾亂象,又將大越治理成了如今的模樣。我已經老了,失了銳氣,沒什么能幫得上忙的地方,就不霸占著位置了,也要讓年輕人們出頭啊"
瞿英不由笑道,"令公這話,可是罵了好些人啊"
韓青啞然失笑,"瞿兄正是一展抱負之際,因此有用不完的精神。我卻覺力有未逮,只好先退一步了。"
其實說到年紀,韓青也只比瞿英大幾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