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活動方便,女官們的衣物都是簡潔利落的款式,首飾也很少戴。報紙當然是天天看的,但與這些內容相關的部分,往往都是一掃而過,不會把時間花費在上面。
陛下說得對,因為閑著沒事,才會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這上面。誠然,也有人就是真的喜歡這些,但終究是少數。
她們追求這些,其實跟以前的世家追求"體面"一樣。
又說了幾句話,陸裳便進入了正題,"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除了剛才說的這些之外,再找點別的事情來做"
"有什么是我們能做的"長孫蘇問。
其他人心下還在遲疑,但是聽她這么問,便也露出幾分好奇來。
陸裳便簡單地說了一下臨州的事,又道,"這事倒是給了我一些啟發。這兩個月,我也審了不少案子,但上公堂的都是男人,沒見幾個女人。這并非是因為沒有與她們相關的案子,只是大多數人顧慮身份性別,不會鬧到公堂上。但我想,她們應該也是很需要有人主持公道的。"
"本來百姓之間的紛爭,小事也不會到衙門告訴,而是先找里正等人調停。所以我想著,不如咱們也成立一個婦女聯合會,專門負責處理與婦女相關的糾紛和案情。無論搜查還是審問都是女人,辦事應該會更方便。"陸裳說著,看向眾人,"不知夫人們有沒有興趣加入"
"這個婦女聯合會,之前似平從未聽說過。"開口的還是長孫蘇,"那它究竟算是什么呢"
"之前確實沒有。"陸裳道,"所以現在若是成立,只能算是一個民間組織。但若是果真有用,我定會上奏陛下,在全國各地推廣。到那時,應該可以將之納入朝廷的官員體系,說不定諸位也就是有官身的人了。"
這話說得夫人們心動不已。
雖然她們大都是官吏的家著,但是家里有人做官和自己做官,肯定是不一樣的。
像她們這種等級,甚至連盼著夫榮妻貴,讓丈夫兒子給自己掙個誥命的機會都很渺茫,因為朝廷只冊封六品及以上的官眷。要是自己能掙個官身,哪怕是最低的九品,那也足夠揚眉吐氣了。
雖然真正能夠出人頭地的女子極少,但女子讀書做官,還是成了時下的風尚。這些夫人小姐們平常也不是沒有做過這樣的夢,現在機會猛地落到眼前,她們不敢置信、心有疑慮之余,也不免生出幾分躍躍欲試。
倒是沒有誰質疑陸裳的話。
這可是陸裳,不單是第一批考上女官的,也是第一個進入六部,第一個外放州縣的女官。
她說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但是心動歸心動,真正需要她們表態的時候,反而一個個都躊躇不前了。
這畢竟是她們從未有過的經歷,而且也不太懂其中的道理,最初的興奮激動過去,想到要自己拿主意,不免又膽怯起來。她們已經習慣了依附男性,遇到這樣的大事,自然會琢磨著是不是回去問問家里的男人比較好。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長孫蘇再次站了出來。
"我來之前,我們老爺再三說了,明公的種種政令,咱們是一定要全力支持的。"她站起身,含蓄地笑了一下,"何況我相信,大人總不會害我們。這個婦女聯合會,我第一個加入。"
潘茵玉連忙道,"我第二個。"
這種事情就是這樣,最難的是第一個站出來打破沉默,有人開了口,后面的人就容易陷入羊群效應。
本來她們覺得這么大的事,應該給更多的時間考慮一下。可是現在已經有人答應,自己再猶豫躊躇,就不好看了。再仔細一想,自己來之前,家里確實叮囑過要好好奉承她,只要不涉及衙門里的事,答應她也無妨。
于是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最終所有人都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