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的祖輩,就是舊銀州城的居民,在戰爭之中被擄掠至草原上,成為奴隸。一部分人不堪受辱,自我了斷,一部分人遭受折磨,很快因病痛去世,卻還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他們在胡人的地界上勞作、耕種,成親生子之后,孩子也同樣是奴隸的身份,仍舊需要為胡人勞作、耕種。
在這樣艱辛的環境之中,他們雖然從來不敢反抗,卻始終記得自己漢人的身份,做夢都想回到銀州城。后來他們去世了,這種執念也傳給了孩子。
他們悄悄地說漢語,學漢字,期盼著哪一天能夠回到故土,看一眼父母親長們口中雄偉壯麗的銀州域。
可惜就算大越打了勝仗,胡人也沒有放棄他們,畢竟奴隸也是人口。所以除了少數趁機出逃者之外,他們大部分人,還是不得不跟著部落遷入草原深處。
就算這些年來,大越和草原互市,部落會派人過來交易,也沒他們什么事。
反倒是人被看得更緊,就怕他們跑回大越。
但是去年冬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幾個部落湊在一起商量之后,竟然將所有的漢人奴隸都趕了出來
他們無處可去,為了不被凍死在嚴寒的冬天,只能拖家帶口地向著大越所在的方向跋涉,希望能活著走回去。
幸運的是,沒等凍死,他們就遇到了大越的偵察兵,被帶了回來。
然后才得知,原來是因為大越正在重建銀州城,那些草原部落害怕大越修好城池之后,就會找借口開戰,所以才連忙把他們這些可能會成為開戰理由的奴隸丟出來。
其實如果真的要打仗,這些奴隸留著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至少兩軍對陣的時候,可以趕到最前面去擋箭。
問題是胡人們也不想打仗。
現在很多小部落都依附大越去了,草原上的人口就更加捉襟見肘,而且他們彼此之間也不是完全信任,就更難以聯合起來。這種情況,打起來只是給對方送菜而已,既然日子還能過得去,還可以通過交易得到不少必需品,誰會想打仗呢
但他們也不愿白白把人送給大越,于是故意趕出去,萬一凍死餓死,那就是這些人倒霉。
幸而他們運氣還不錯,最終都活著回到了大越。
當陸裳接到師無命派兵護送過來的人時,忍不住陷入了短暫的呆滯之中。
她沒有跟任何人說過,實際上她正在計劃用一批物資,跟那些草原部落交換這些奴隸。大越已經沒有奴隸制度了,沒道理還要讓流著漢人血液的人,在其他人的土地上當奴隸。
萬萬沒想到,對方也是這么想的,但卻并不打算交易,而是直接把人趕走了。
姑且也算是省了一筆錢,于是陸裳就將這筆錢都花到了這一批注定會落戶銀州城的百姓身上,正好幫他們度過了這個最艱難的冬天。
然后春暖花開,這些百姓就自動開墾起銀州城附近的土地來,看得陸裳十分欣慰。
她本來還擔心只引入小部落的話,銀州城會沒人種地。短時間內這倒是沒什么問題,糧食可以從其他地方運來,但總要設法自給自足的。有了這一批人,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所以,在銀州城一部分修建完畢,陸裳打算將自己的治所搬到這里來時,便也順便給這一批人分了房子,讓他們搬進城中居住。
結果就是這群人跪了一地,一個個哭得不能自已。
對他們來說,銀州已經不是長輩們口口相傳的那個模樣了,可是這座剛剛建起來、自己也在其中出了力的城市,卻更讓他們感覺到親切踏實。
直到此刻,他們才終于結束了延續數代人的漫長流浪,重新有了家。
進入八月,即便是地處南方的燁京城,也漸漸從暑熱之中恢復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