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們∶
雖然這似乎是他們的職能,但總覺得不是這么用的。
寫了一天批復的重臣們,暈是平平走出紫宸殿的時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心里琢磨著是否要約束一下下面的人,不要再上這種沒什么用處,只會被用來折磨他們的奏折了。
這還沒完,很快就有一群女官從紫宸殿里走了出來。她們每個人手中都捧著個盒子,看制式應該是用來裝奏折的那種。
正疑心這是否就是自己批的那些奏折,女官們已經各自散開,跟在其中一位重臣身后,"皇上說,折子既然已經批完了,就請大人順便帶回去下發吧。陛下體恤諸位大人,說是盒子沉重,不可勞動大人們,叫下官幫忙送過去。"
""不但叫他們批,批完之后還要他們親自送回去給寫奏折的人
而且還是當著女官的面
曾經,朝臣們以為留中不發就已經是最恐怖的事了,那意味著賀星回不想談論這件事,根本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現在有了對比,他們才終于意識到,賀星回是多么地委婉,多么地給他們面子,就算有時候當面指著鼻子罵,那也只是在小朝會上,沒有讓他們在下屬面前丟過臉。
再仔細想想,如果沒有賀星回,如果當初登基之后掌管朝政的就是皇帝
眾臣都不由得一個激靈。
要知道,皇帝畢竟是皇帝,才能平庸不代表他不能搞事情。在才能平庸的帝王之中,有如同先帝那樣老老實實,照著父親留下來的政策繼續施行的,也有前朝大宣末帝那樣肆無忌憚、橫征暴斂、驕奢無度,將整個王朝都禍害沒了的。
而他們這位皇帝陛下,以這些年的行事觀之,多半會是驕縱任性、朝令夕改,想一出是一出,讓朝臣們焦頭爛額、疲于應對的那種類型。
與他相比,賀星回是多么的英明神武、敏銳果決、敢于任事,縱然偶爾行事出格,也能自己掃尾,根本不需要他們操半點心。
如此幾天之后,送到皇帝面前的奏折就越來越少了。
直到此時,民間的熱議才剛剛開始。
不過他們關注的重點,就和朝臣們不一樣了。賀星回有沒有資格這事,根本就不在討論范圍內,把從古到今的帝王拉出來比一比,如果連她都沒有資格,那還有誰
雖然她是個女人,可她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御真大帝在世,一個人間帝王的身份,還委屈她了呢
百姓們真正關注的,是一個無關緊要至少在臣子們看來如此的細節。
皇帝有后宮三千,那女帝是不是也有
雖然人人都知道現在的皇帝和女皇感情很好,但這也沒有影響他有后宮啊。既然皇帝有的女帝都有,那這后宮是不是也該有
皇帝本人都沒有想到,百姓們的關注點會如此清奇,搞得他也很尷尬。
他以前確實沒有想過這有什么問題,因為世人皆是如此,何況他的后宮還那么和諧,大家像家人一樣相處,對他來說,只是陪伴自己的人更多了。
現在忽然站到賀星回的立場上一看,感覺確實是有點奇怪。
雖然在皇帝看來,他的嬪妃們喜歡賀星回多過喜歡他,對她也從來沒有任何不敬,放在一般人那里,這就算是給予妻子的尊重了,可賀星回是一般人嗎
類比一下,她當了女帝,要是也設一個后宮,縱然那些男人都對他無比尊敬,在他面前不敢造次,也還是叫人渾身不自在。
這讓皇帝一時不敢面對賀星回,悄悄地收了紫宸殿的桌子,回自己的天元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