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飛雄被人亂槍打死在街頭。
飛雄上街的時候,一般都會帶上四五個小弟。
襲擊飛雄的人很節約子彈,只是打死了阻礙他們殺飛雄的一個小弟,另外還有兩個小弟中槍受傷。
僥幸活下來的兩個小弟,被帶到洪興龍頭蔣震的別墅問話。
襲擊者大大咧咧地,根本沒有對自己的身份進行任何遮掩,就是“龍虎兄弟”中江虎帶隊干的。
七八十歲的蔣震仍然是脾氣火爆,聽完兩個小弟的描述,就一巴掌拍在身側的桌子上,桌上的茶杯、扇子都跳了起來。
“你們兩個混蛋,老大被人殺了,你們卻只知道臨陣脫逃,不好好懲戒你們一番,別人只會當我洪興是鬧著玩的。召集所有堂口的堂主、揸數,開香堂”
在等待各堂口堂主、揸數的時間里,香堂迅速搭建起來。
堂上扎著一個紙制的六角亭,亭上匾額寫著“洪花亭”,匾額之下左右廊柱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花發半朝含宿雨”,下聯是“亭無終日重隔云”。
兩個小弟小心翼翼地將一個臺盤往“洪花亭”前的神臺上安置。
臺盤上一個木斗,意指洪門五關中的“木楊城”。
木斗中間一個黃紙制成的牌位,上書“三軍司令”,意指洪門開山鼻祖、總舵主陳近南。
牌位左右插滿了各色彩紙制作的三角形令旗。
牌位左側上方的令旗上書“洪門前五祖”的名字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開。
牌位右側的上方令旗上書“洪門前五祖”的名字李式地、洪太歲、吳天佑、林永超、姚必達。
牌位下方的令旗上書“洪門中五祖”的名字楊林佑、方惠成、吳天成、林大江、張敬之。
相傳,明末清初,退守臺灣的鄭成功開金臺山、立明遠堂,矢志反清復明,派部將、東寧總制使陳天華字近南遠赴大陸,收羅漢留人馬指被打散的明軍,準備反攻滿清、再造神州,因而創立洪門。
雍正十一年,福建南少林僧人密謀起義,但由于消息走漏,被滿清朝廷所聞,派兵圍剿,并火燒少林寺,僧侶們傷亡慘重,只有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五人逃出,此五人為“前五祖”。
在“前五祖”突圍的途中,得到反清義士吳天成、方惠成、張敬之、楊林佑及林大江五人的掩護,才得脫離險境,共同前往廣東,此五人為“中五祖”。
當“前五祖”和“中五祖”抵達惠州寶珠寺,由起義失敗、遁入空門的吳天佑、洪太歲、姚必達、順廷貴及林永超五人迎入寺中,共謀反清大計,此五人為“后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