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定下的方略就是分散突圍,就地潛伏,發展組織。
所以,每位五祖的名字旁邊又有一個字,是各位“五祖”的旗號,同時也表明了這位“五祖”旗下堂口的勢力范圍。各有詩為證
長房天地會堂號“鳳凰郡青蓮堂”,字號“江彪”,旗號“彪仁”,稱一九梯,用“彪”字黑旗,早期在臺灣、福建發展,曾遠征甘肅。詩曰“福建烏旗第一枝,甘肅起義始開基;彪字金蘭傳四海,一九江山誰敢欺。”歷任舵主為蔡德忠、李式地、楊林佑。
二房三合會堂號“金蘭郡洪順堂”,字號“洪虎壽”,旗號“虎壽義”,稱十二梯,用“虎合”字紅旗,早期在廣東、廣西發展,詩曰“廣東紅旗第二枝,高溪分開兩湖時;虎壽字根基成四九,四九變化自相依。”歷任舵主為方大洪、洪太歲、方惠成。
三房袍哥會堂號“蓮章郡家后堂”,字號“泊虎合”,旗號“虎合禮”,稱九梯,用“虎合”字赤旗,早期在四川、云南發展,詩曰“云南赤旗第三枝,四川起義滅胡兒;合成虎合字為暗記,君臣自有太平時。”歷任舵主為胡德帝、吳天佑、吳天成。
四房哥老會堂號“錦廂郡參泰堂”,字號“淇虎和”,旗號“虎和智”,稱二九梯,用“虎和”字白旗,早期在湖南、湖北、貴州發展,詩曰“湖廣白旗第四枝,江南貴州共此旗,虎和字結拜來起義,恢復江山主登基。”歷任舵主為馬超興、林永超、林大江。
五房小刀會堂號“徳興郡宏化堂”,字號“溙虎同”,旗號“虎同信”,稱四七梯,用“虎同”字綠旗,早期在浙江、江蘇、山東發展,詩曰“浙江綠旗第五枝,山東兄弟暗扶持,虎同祭此旗來起義,復轉明朝團圓時。”歷任舵主為李式開、姚必達、張敬之。
等牌位旗號安好、所有堂口的堂主揸數分左右兩排站班之后,首先由蔣震上香,行三叩九拜大禮。
一個中年人充作執事弟子,手里捧著的一刀一棍,插在神臺之上,嘴里念念有詞“刀是洪門刀,棍是龍鳳棍,入我木楊城,即是洪家人。”
禮畢,蔣震轉身對堂下諸位堂主、揸數說道“旺角堂口的堂主飛雄被大圈幫的龍虎兄弟開槍打死了。飛雄死的時候,他的幾個隨身小弟,一個護主身亡,兩個身受槍傷,死了有安家費,包他妻兒老小衣食無憂,受傷的社團給醫藥費,治好為止,若有傷殘,社團負責養老,但是還有兩個小弟臨陣脫逃,今天開香堂的目的就是整肅幫規。帶那兩個混蛋上來”
四個執法弟子,兩人夾一個,把那兩個“幸存者”從門外帶到堂下。
蔣震喝道“拜先祖”
執法弟子松開“幸存者”的雙手,抬腳往“幸存者”的腿彎輕輕一點,兩個“幸存者”立即跪下,紛紛叩頭。
蔣震對兩人說道“你們臨陣脫逃,丟下大哥,是為不義。你們服不服”
洪門刀斬不仁,龍鳳棍打不義“不義”只是挨打而已,“不仁”則要殺頭。
諸位堂主、揸數紛紛議論,算是輕饒了這兩個家伙。
要挨打的兩人面面相覷,心中萬分委屈,卻沒有一個人敢說“不服”。
蔣震又喝道“請紅棍”
執事弟子抽出神臺上涂滿紅漆的木棍,卻沒有交到蔣震手中,而是說道“龍頭,要不要我來”
蔣震伸手奪過紅漆木棍,一把把執事弟子推開,“我還沒有老到打人都沒力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