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恩還在回味流水線這個名字真妙,那頭紀城已經翻身上馬帶著人疾馳回了京城,他剛回到皇宮,屁股還沒坐熱,就又面臨了一堆落下的朝政亟待處理。
紀城只得一邊批奏折一邊感慨“皇叔不在的日子,想他。”
被紀城叫進宮里一起加班的江立“咳咳咳。”
他被口水嗆住,半天才緩過來,還沒繼續處理事務,便感覺到自己身上有一道視線逡巡。
江立趕忙道“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老臣”
紀城道“丞相,朕看你年紀也有些大了,嗆一下都要緩這么久。”
作為在朝堂上混跡已久的老臣,江立的雷達瞬間啟動好好的為什么要提他年紀大陛下是在暗示什么嗎一般官員老了就該致仕,致仕的話他手底下的權力就會有其他后來者頂替分割所以小皇帝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了,準備卸磨殺驢了
江立當即警惕起來他是該順水推舟接收小皇帝的暗示還是再為權力反抗一二對了,現在戰爭還未完全結束,這是不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籌碼
只聽紀城繼續感慨“這樣子下去,你還怎么給我賣命”
江立“”
紀城摸著下巴還在思索“看樣子是時候組建一個專業加班團隊了,不然這工作量我怕你一個人扛不住啊”
江立“臣扛得住”
他把胸脯拍得梆梆響“臣怎么扛不住了就這點工作量,臣還可以再干五百年”
紀城滿意地點頭“既然如此,那朕手上這些奏折就交給你了”
江立“”
而紀城已然將手里頭的奏折都推給了江立,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朕相信你一定會處理得非常好的”
然后他就真的走了。
只留下對著案頭突然翻倍的折子愣住的江丞相等等,事情是怎么突然轉折成這樣的
他最開始進宮不是只想問問陛下這兩天干什么去了嗎
九月時北夏發動了第二次進攻,顯然他們已經吃到了前一次的教訓,沒打算出什么奇招,而是按照正常的進攻之法排兵布陣,
畢竟正兒八經算兵力,大寧比不上北夏,眾所周知。
大寧的官員們也清楚這一點,是以在戰報送回來前都格外緊張八月那一戰他們能贏多半還是因為李衡拿走的兵布圖是錯的,現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對方肯定已經發現不對并且把軍隊整頓好了,不會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所以就算在李衡叛逃以后紀城又送了一個真正會打仗的將軍過去,也很難讓大家樂觀太多。
然而等戰報傳回,所有人又結結實實吃了一驚。
他們又勝了。
北夏在整個九月連著對大寧發起三四波攻勢,最開始大寧還有些避戰的意思,全然一副守城的架勢,無論北夏軍怎么叫陣也不出來,后面北夏那邊也開始失去耐心現下已經入秋,離冬季就快近了,北境冬天嚴寒,他們不可能發起大型的攻勢,所以這就是他們最后一個大肆劫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