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信心重新膨脹起來的北夏軍決定發起大攻,大量的軍隊和攻城器械都拿出來,預備直接拿下大寧的這座城池。
然后這些北夏士兵就被大寧架在城墻上的連弩給射了個對穿。
此種弩箭并不完全是往日戰爭中的那種大型連弩那玩意兒體積大數量少,單個的殺傷力是很強,但只要士兵們一擁而上,造成的傷亡也就沒那么恐怖了。
這次大寧新搬上來的連弩體積比先前的要小上不少,但數量極多,輕松實現城墻全覆蓋,且穿透力也不弱,北夏士兵的輕鎧基本防不住。
而且那些大寧的士兵們還一個賽一個的陰險他們不射人,射馬。
北夏士兵作戰風格野蠻,一般攻城戰也是派騎兵在前面直接橫沖直撞過去,敵方士兵攔不住,城上箭矢也跟不上。但這次大寧的連弩發射速度極快,射程也遠,一排士兵站在城下對著北夏騎兵的馬一頓亂射,根本不看準頭的。
于是前排的騎兵和馬一齊滾到地上,后排的騎兵也收不住馬,要么往后滾下去要么往前飛出來,還沒沖到大寧城下,直接用自己的肉體為他們鑄就了一道防線后面的步兵看見前面亂成這個鬼樣,根本不敢過去。
于是北夏的第一波大舉進攻就這么被打退了。
再準確一點,他們的第二波攻勢也是這么被打退的。
大寧甚至沒拿出別的東西,就把以往堪稱戰無不勝的北夏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到了第三次進攻的時候,北夏終于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于是這次打頭的換成了重騎兵,連馬都有鎧甲保護的那種,后面跟著的步兵也個個舉著盾牌,再配上大型的攻城云梯,不求防得滴水不漏,但至少得沖到對面城下吧
這次大寧拿出了投石機。
陸叁壹玖小世界還處于完全的冷兵器時代,戰爭兵器的概念是有,但研發的進度都很落后,投石機這東西其實已經有了,但哪怕在大寧都屬于是罕見到一座城池都不一定能有一臺的,更不說主要維持游牧民族習慣崇尚個人武力的北夏了。
別的不說,他們現在交戰這座城池里本來是沒有投石機的。
但在紀城的提點下,聞人恩和他的徒弟們還是成功鼓搗出來了這玩意兒,并趕在九月底的時候制成送抵邊境。
于是第三次的進攻再次以北夏的失敗告終。
不過投石機的數量和工藝水平都有限,加上這次北夏也是發了狠的,所以大寧的士兵也有了不小的傷亡。
尤其這時北夏那邊又新增援了數萬軍隊,要是再這樣下去,這座邊城恐怕還是要淪陷。
然而就在北夏盤算著發起第四波攻擊之時,幾只燃著火光的巨型木鳶自天空劃過,還不待目瞪口呆的北夏士兵們做出反應,它們便猶如斷了線的風箏一般,直直墜入北夏軍營。
十月,北境的天氣已經趨近寒冷,往年這個時候北夏的軍隊已經靠打劫大寧城池過上富足的生活了,但今年他們沒有。
不僅沒有,他們還被大寧人反燒了軍營甚至因為對救火沒什么經驗,等他們撲滅大火清點損失的時候才發現,他們自己的糧草都被燒了一半。
事已至此,還打個屁啊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北夏的攻勢再三被破,現下自己軍營都被端了大半,他們打這一仗的心氣已經算是失了,來增援的大軍又撤回去,剩下之前已經減員不少的北夏軍守城。
冬天即將到來,今年他們已經沒有再大肆出兵的機會了。
京城下第一場雪的時候那位被紀城派往邊關的將軍班師回朝,百姓們夾道歡迎,連朝中官員們都對他投向奇異的眼神他們原先以為此戰即使勝也是慘勝,沒想到這小子套路一套一套的,連新型連弩和投石機都拿得出來,更不提那已經在民間被傳成火鳳降世的機關鳶
這小子不一般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