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后發現趙瑋這是非要護皇后到底,這時居然當眾這樣給她難堪,便說“都是老毛病了,氣血不足之癥,平日不發作便沒事。”
這時朝臣們哪還有不明白的,這皇帝和太后親母子還不和,太后是要和皇帝唱對臺戲。
趙瑋鳳目冰冷,道“母后既已無礙,不需張氏事疾,她也該回去禁足,而不是到這里來閑逛。還是說,母后非要次次下懿旨廢除朕的旨意”
張太后神情呆了一呆,又堆上那種職位假笑,說“哀家豈能有此心只不過年紀上去,哀家就想兒子媳子在身邊熱鬧。皇上日理萬機,哀家自不便相擾,皇后又不愿去哀家那,哀家除了讓貴妃陪著,還能如何”
葉世釗坐在下面聽得明白,這張太后在后宮做妖,連為了解淑貴妃的禁足令都要碰瓷書穎一下。
張太后這套說辭讓趙瑋一口氣吐不上來又咽不下去,他沒有想到世上最拆他的臺、不顧他的想法的是自己的母親。
趙瑋知道跟張太后爭論無用,但是為防她將來一再用懿旨來“廢除”他的圣旨,他必不能就開這個先河,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丟人是丟到家了,不把太后姑侄的氣焰壓下去,他就會成為一個擺設,朝臣都會人心浮動。
趙瑋道“貴妃犯事才受罰,既然不受禁足,只好罰別的了。來人將貴妃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滿場嘩然,張太后這時端不住那尊貴慈愛的面孔了,驚道“皇上,你”
“母后”趙瑋喝斷,轉頭看她,目露殺機,“母后若想效仿先李太后政令二出,那就請恕朕先對大周列祖列宗負責再做孝子了”
張太后看著宴上朝臣面色各異,卻沒有一個出列勸阻皇帝,她后知后覺地發現她在前朝沒有什么勢力,她張家的官位太小了。
張太后這時收起方才的張揚,心生怯意,才道“可是映彩一個弱女子如何受得住二十大板”
趙瑋一字一字冷冷道“君、無、戲、言”
淑貴妃原本還得意于根本就沒有什么禁足,有姑媽為依,除了那個皇后獨霸皇帝表哥之外,她享不盡榮華富貴。
到太監來拖她時才怕了,掙扎叫道“姑媽救我皇上皇上不要”
張太后心疼侄女,看到書穎如老僧入定一樣閉著眼睛而暗恨,才道“皇后,此事皆因你而起,你不說句話嗎”
書穎才輕輕睜開眼睛,淡淡道“母后明鑒,兒臣從始至終未出一言。”
趙瑋喝道“還愣著干什么拖下去打”
這時太監們不再猶豫,將哭啼掙扎的張映彩拖下去,不一時就聽到了板子聲和張映彩殺豬一樣的慘叫聲。
張太后一邊哀于在赴宴朝臣和官眷中顏面盡失,一邊心疼侄女,求道“皇上,你饒了映彩吧已經打了這么多板了,再打下去她就沒命了。就看在你是哀家十月懷胎生的份上,哀家求你饒了她吧。她再也不敢了。”
這時也打了七八板了,書穎覺得如果張映彩真的死了,趙瑋或許對她還有憐惜或后悔,到時候他會不會覺得她這時沒有開口求情或阻止,實在冷心冷肺
人性是很奇怪的事,后宮妃嬪先失寵后復寵,先無寵后得寵的例子不知多少。萬一哪天趙瑋發生什么事而與張氏共情,對張氏心生憐惜,他就會把張氏今日受的苦歸因于張氏所恨的人也就是她身上。
書穎不想賭復雜的人性,便道“皇上,重陽佳節本是長長久久的吉日,不宜鬧出人命。既然已打過貴妃,她必明白君無戲言了,皇上就饒了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