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釗招呼皇甫元均說了一會兒話,就讓小廝、丫鬟去傳話,在正堂擺晚膳,讓剛剛從商行、書院回府的葉玉敏、葉玉堂、劉浩凌都一起來,又著人去請葉清江夫妻。
此時不似明清時代嚴苛的禮教,也是分餐制與合餐制過渡的階段。
在正廳擺宴時,男女各一席,皇甫元均在男席的主賓席入座。
但見侯門主子各個衣著錦繡,身佩美玉,儀態端雅,仆婦、丫鬟也是穿金戴銀,身披綾羅,與江湖中人大異。
其實,葉家從前都困于葉世釗的悲情里,葉清江的仕途也一般,家人過得節儉一些。
如今葉世釗和葉書林坐火箭一樣升官,書穎又做了皇后,加上“柳葉商行”的收入,家中自然氣象不同。
葉清江和盧氏年紀大起來,折騰一輩子后,便想在晚年享一享兒女清福,家中有裴青檸、葉玉敏管家,又不缺錢,自然想過得好一些。
是以家中主子可以食不厭精,主人齊聚在家、又來了客人時更加講究。
仆婦、丫鬟端上山珍海味,井然有序,皇甫元均不是洛京人,又出身寒門,是以有些菜色都叫不出名來。
他像是進了榮國府的劉姥姥一樣,只不過他到底是有本事的年輕人,不用像劉姥姥一樣故意扮丑逗主人笑。
為了不丟丑,皇甫元均也不會主動去夾一些放得遠的菜,倒是書林會親自為他盛羹、布菜,之后又有丫鬟效勞。
皇甫元均到底還是跟著諸葛寄川一起長大的,明白大戶人家食不言、寢不語,不會在餐桌上聒噪。
只不過丫鬟布菜多了,皇甫元均不敢剩菜,吃得過飽了。
飯畢之后,因為要惜福養生,書林更帶他去新賜的府邸的園中走一走,他才知道這里原來是郡主府。
兩人在亭中稍座賞月,談及明年武舉和軍中之事,皇甫元均才知,書林自從六品御前侍衛做起,他當著皇帝的心腹,每年都有升遷。
在李氏一黨覆滅后,他接掌龍衛軍,現在已是正四品的龍衛軍指揮或者龍衛軍大將軍。這是禁軍精銳之一,素來講究寧缺勿濫,人員約有一萬兩千人。
皇甫元均倒是知道武官差遣官最大的是樞相,是正二品,以書林的年紀居然做到了正四品實權的差遣官,只怕歷史上也只有霍去病了吧。
皇甫元均更覺自己和書穎的門第之別,但是他也說不出什么奉承話來。他想參加武舉做官,一方面是不想再寄人籬下,另一方面是為了能離書穎近一些,倒不像一些讀書人一樣心計深沉。
書林又笑道“朝廷武舉,也是求賢若渴,我們龍衛軍中正需要皇甫兄這樣的年輕人才。”
皇甫元均謙虛了一句,但沒有說什么“要多賴大將軍提攜”之類的話,書林也不以為意。
書林卻想了一想“不過皇甫兄若是入仕,我估計皇上不會將你調來我龍衛軍。還有幾個軍比龍衛軍更需要武官。”
李家倒了、楊家隱退,附庸者多被貶官,此時正需要新鮮血液的時候。龍衛軍和天武軍左右是由他和裴延慶帶著,出不了大事。
裴家在西軍中獨大,又摻和進了京城禁軍里,皇帝是不太想用裴家的人了。葉家雖然顯赫,但是軍中也只有書禁一人,加之他是皇帝同門和大舅子,此時皇帝還不至于太猜忌他。
皇甫元均忽道“若論武藝、騎射,我倒不怕,只不過若考兵策,我怕還差了一點。便是中了,名次不會靠前。”
他陪伴書穎往返嶺南的路上,書穎教過他讀孫子兵法,講過一些戰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