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一方面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入宮,另一方面她尋空教他讀書時,他就會看著她出神發呆,效率也就不高了。他都來不及學習。
但他本是江湖人,僅是讀過三百千和粗讀過一遍四書,只算得上識字能算的人,讓他寫文章詩詞就不太行了。
書林怔了怔,笑道“你不要怕。武舉考的兵策跟進士策論不一樣,沒有那么嚴格,因為大部分武人的文章都不太好。
我這兒也有應付考試的作文模版,是妹妹小時候幫我做的。背下來二十個模版來,考試時看哪一個更合適就套一套,足夠應付武舉兵策考試了。”
皇甫元均瞠目結舌“這也可以她皇后娘娘還會做這個”
書林笑道“她除了不會當新郎之外,天下就沒有不會的東西。小時候,我還沒有讀完孟子,她就能把諸子百家全背下來了。”
皇甫元均暗道穎妹果然是學究天人,武學、文章、詩詞、音律、商道無一不精,難得她又生得天仙之貌。她能垂青于我,我當初能天天陪她,我一生也沒有白活。只盼入得官場,或許將來還能見她一面
他想著又心頭一酸,之后與書林談話就有些心不在焉了。
翌日一早,書林起來練功,路過皇甫元均的客院,發現他也起床了。他便相邀他一起去園子里練功。
皇甫元均久習“正反葉氏六劍”,反而云天樓的兩儀劍法、八卦掌還沒有這么常練。而書穎也傳過他一些她悟的心法。
此時書林提出跟他切磋一二,皇甫元均沒有拒絕。書林自然是用“正反葉氏六劍”,皇甫元均初時用兩儀劍法和巴山劍法,可是斗至急處,身手比腦子更快,他熟悉書林的劍路,忍不住也用了半招“葉氏六劍”而沒有察覺。
書林心中一屏,便將劍法使出更加精妙,一招接一招進攻,可是最后總能被他有驚無險地躲避化解。
書林本不是笨蛋,久在官場,心機更為深沉,他只是不夠陰毒而已。原來他對皇甫元均有四成懷疑,看了他能這樣避開他的劍招,便有了七分懷疑。
書林不是衛道士,是書穎的親哥哥,他并不恨書穎性子風流又泄露她自己的武功,此時想的便是為她描補。
否則皇帝雖然武功不高,只怕還有幾分眼力,萬一懷疑了,葉家和皇甫元均,甚至云天樓都危險了。
書林到底浸營這套絕世劍法的時候比皇甫元均長,并且他的輕功、暗器功夫高于他,所以斗到八十幾招開外,書林終于一劍劃破了皇甫元均的袖子。
皇甫元均也停了手,嘆道“葉公子這一劍要是再進兩寸,我的手腕就要被割開了。佩服,佩服。”
書林面上不顯露聲色,只淡笑道“不瞞皇甫兄,我雖然師從柳葉派,內功、輕功、暗器都是習自恩師,但是這劍法卻是妹妹根據家傳武學和陰陽變幻之道創出來的。我看皇甫兄與我葉家有緣,不如我就將這正反葉氏六劍傳于皇甫兄,不知皇甫兄可愿學”
皇甫元均心頭一跳,回思他方才比武的表現,他盡量不用“正反葉氏六劍”,可是回想起來似用又沒有用。
皇甫元均早會了這劍法,可是他又不便說出是書穎傳他的。
皇甫元均看向書林,暗想難不成我不知不覺中被他看出來了還是他待我如此盛情,是穎妹暗中告訴他了
穎妹不知道自己會成為皇后,所以傳我那路劍法,此時突然成為皇后,若是她私下授我武藝,只怕會遭人非議、遭皇上猜忌。
她這么聰明,應該想得到的,難道是她故意讓葉公子再傳我一遍,此后我用她的武功也就不會惹人懷疑了。
皇甫元均和書林的眼神對上,兩人都不愿說破,皇甫元均道“葉公子這樣精妙的劍法,傳于我一個外人,也無妨嗎”
書林笑道“若是輕功、暗器得問一問師父,正反葉氏六劍卻無妨,我家沒有那么深的門戶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