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輕嘆了一口氣,說“你讓我想想。”
李玄抓住她的胳膊,眼中有太多難以分清的愛恨,讓她都不禁震動。
“你這個狠心的女人”
書穎輕嘆了口氣,道“昭隱,智者不入愛河。我如果愛情至上,我和我的家族早就萬劫不覆。”
如果她就相信趙瑋,當一個賢良的妃子,當初舍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獨立的能力“自裹小腳”,從此敬劉氏為當家主母,事奉張太后小心翼翼,她哪能干出現在的事業。
趙瑋并不會因為她的賢良給她更好的價格,只會覺得那一切是天經地義的,不會想到她有超越常人的本事,不會想著連他自己都尚要靠她來延長壽命。
她大婚后,最有情分的時候,都有三分清醒,不入愛河。可是她內心深處也渴望真誠的感情,渴望一分安心,所以她在政治利益的基礎上選擇皇甫元均,拒絕李玄。
李玄摟住她覆在黑色斗篷下的身子,聲線顫抖“我不想做我自己,只想陪在你的身邊。我不想做智者,我要你給我愛,像從前一樣也可以。”
書穎推開他“你冷靜一些,我得回宮了,我的兒女會來跟我一起用早膳。”
書穎說不清楚該怎么辦,權力是魔咒,帝位是魔鬼。這魔鬼的魔咒讓趙瑋精分兩面,這時也向書穎逼近,每一個當權者必須考慮到這些,否則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書穎想到的不是朝野中人會鄙視、針對皇甫元均,畢竟他的實力擺在那里,他又不是靠著美色上位的。他是靠著實力才干方能得到她的青睞。可正因為有這個實力和才干,公開關系后,他相關的利益體內的人的心思難免浮動起來。
皇甫元均為朝中核心的云天樓一系的勢力也不小,包括諸葛寄川為首的荊湖江湖商界勢力、鎮南將軍府和神機營的技術將領多是皇甫元均的親信。
這個時代,但凡有一分男人當皇帝的可能,沒有人會想女人當皇帝的。中原大地的古代雖然講究出身,可也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
就說本朝太祖皇帝年輕時不也落迫過時移事易,人是會變的,本朝太祖皇帝貧寒落迫時的想法和后來掌握兵權時能一樣嗎皇甫元均又憑什么不會變他想有始有終,下頭的人會愿意嗎
皇甫元均為核心的勢力下的人雖臣服于她,但不可能沒有私心。如果將來他公開成為太后的男人,而且他不像羋八子、秦始皇母親、武則天等女子的男寵們一樣并無才干,皇甫元均可是寒門人杰。
皇甫元均手下的親信不想推動他前進一步皇袍加身下頭一定會有人盤算,或者推著皇甫元均登上高位,自己得到進一步的好處,如果他們善良會想著厚待葉家,娶她為后,這就是對一個女人最正統的結局了。
皇甫元均迷戀她十幾年,助她鞏固權力,可她從少年時開始就從來沒有虧待過他,無論是金錢、武功、兵法,她都對他傾囊相授。她就陷于一個偏見之中,覺得他單純、真誠、有情有義,而且長得帥、身材好,天賦極佳。
可細思一下,皇甫元均從小無父無母在云天樓混到“雙杰”的地位難道他就不用爭出頭、不用寄人籬下和察顏觀色
皇甫元均入了官場,就算沒有她,按照原著也成為趙玨手底最倚重的寒門名將,攜滅西朝、北朝之戰功,聽小藍說最后還善終,這是極其難得的。
就算是到了現在改變的時空,同樣是練兵帶兵,他練的兵、帶的兵就比葉書林、柳非青、裴延慶都更好,在戰場上的軍紀和行軍陣型都能看出其中差別。這種人杰會是傻白甜嗎
之前她考慮到了“換將”代替“更戍”將走在軍改前列的三個集團軍換將,是為了管一管裴家,也讓書林在北伐之前去西北用挫折歷練一下,從來沒有考慮過防皇甫元均。現在卻覺得三大軍中實權派都有必要換將。
軍中大換將能解決這個武將擁兵自重的問題。也幸虧本朝立國以來,除了之前李、楊兩家把持朝政三十年,其嫡系禁軍部隊沒有更戍之外,余下部隊有這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