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們在面對女真的戰事時,仍然作戰勇敢,有不少人犧牲在女真人的箭下,所以有好些人獲一等功和二等功。
書穎表示朝廷不會虧待番軍羌人,不但關東的土地按照實際情況分給他們。
漠南西路有廣闊的草原,漢人不擅長放牧,除了國營牧場和軍墾牧場之外,余下肥沃的草原也按照出力和忠誠度分給各部落。
“在游牧民族當中,西北人是漢人的最近親的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希望各部兄弟可以更加繁榮、擁有更多的牛羊馬匹,擁有更多的族人子孫。西北太過干旱,限制了你們的發展,你們需要更多肥美的草原。
所以大夏開拓的土地,無論是興安東路還是漠南,都會有你們的一分將來我們的子孫還開拓了新地,有關內漢人的,也就有心向大夏的羌人各部的”
在場的幾百個番軍將領和受勛的羌族漢子聽了女皇的話后,都不禁大聲歡呼,叫道“皇上萬歲大夏萬歲漢羌一體永不相負”
書穎一邊文化殖民他們,一邊引導他們可以遷移,因為漢人估計不可能回到部落式的生活方式。遷移這些彪悍的人到漠南東路,乃至尚未實際控制的科爾沁草原,可以防備女真殘余和現在還不強大的蒙古部族,蒙古人的生命力可比契丹人更強。
授勛之后,又是將校代表們的升銜,如各大集團軍司令有了戰功和資歷,升為大將或上將銜。皇甫、葉、裴、種、折等不是累積戰功高就是從軍幾十年,所以要從上將升為大將。
頗超、野利當著軍長,可是他們的資歷戰斗經歷相對皇甫元均就更淺一些,軍銜原還是少將,相當于比師長的少將高半級,現在也可以升中將了。
王逸飛西北滅國之戰時,就和書穎搭檔,他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入朝時間比裴延慶、葉書林還早,比皇甫元均也早得多。
他是正經的進士科狀元及第,軍改前當著文官時,資歷就已經很高,況且他現在可是副總參,所以他也從上將升為大將,軍中也無人不服。
柳非青、張棟等雖然是集團軍司令了,但他們資歷太淺,原來就只是中將,依功可升上將。
但是裴、種、折、柳幾人都不在上京,但總參的命令已下達。
領兵參戰的打了勝仗的高級將領都可以升銜,這也是軍改基本完成后的第一次高級將領的升銜。
過了兩天,全軍上下仍然喜氣洋洋時,書穎就下旨冊封皇甫元均為“一品武成大君”、李玄為“一品文德大君”。
這冊封的邸報消息送達文武高官府邸營帳時,大家開始時一頭霧水,這個“大君”到底是什么職位
很快又福至心靈大君君夫君所以這是皇帝納四妃嗎
皇上的情人身份畢竟滿朝高官都心底門清,趙瑋都死了八年了,皇上二十幾歲就守了寡,寡婦想再嫁和鰥夫想續弦一樣。
這些高官們心中五味陳雜,想那呂后、武則天乃至前朝李太后也只養過男寵,封他們做官,可沒有這種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