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五十多歲的趙玨好不容易移居到燕京的外城新居,可是已經臥病在床。趙玨一直關注朝堂變化,等到新法落地,舉國歡慶。
趙玨終于不得不承認,他是徹徹底底地輸了,輸得心服口服。不過幾日,病痛折磨得他昏迷,他在當皇帝的迷夢中安詳去世,這也是上天對他的垂憐了。
后記
大夏版的君主立憲制落地后,葉熙完成了學習和考試,他能力和人品也得到了認識他的人的廣泛認可。他自然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不封皇太子,也是皇太子。
因為大理國權臣與王族內斗,國王被權臣誅殺,書穎便命他代母親征,美其名曰討伐誅殺國王的奸宦。
葉熙大軍成功打下大理國各大重鎮,書穎便任命葉熙做“云南路大都督”,總攬新域地方軍政練手。
葉熙治理云南路的第三年,漠北國防軍的碑都立到西域了,回鶻內附為藩。第四年時,大夏郡馬國防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裴績和國防軍第五集團軍司令野利速分別從西北和云南路攻入吐蕃。
雖然高原作戰時行軍困難得多,但是衰弱的吐蕃也聞大夏國防軍色變,盡都歸附投降,各部投降后得到善待,不投降的就死了。
大夏女皇在高原實施酋長自治政策,但是各個酋長必須得到大夏中央的冊封。
另一邊又進行一定的政治和文化影響,朝廷必須往吐蕃地區派駐藏大臣和一軍個的駐軍。而且還要建漢文學校,酋長繼承人必須去讀幾年書,以免朝貢時與大夏皇帝語言不通。
洪武二十二年,女皇命西南駐軍從原吐蕃南面沿雅魯藏布江南下,進入南次亞大陸,在其下游平南始建南疆都護府。
給朝中軍政人員的封地政策就像當年在關東時一樣大方,因為這二十幾年來滋生人丁,此時又是新的少壯派當權了,大家對分地的熱情又高漲起來。
因為鐵路已修到了蜀西,前往南疆的險地也在自己手中,進入南疆都護府的難度就不算太大了。
同年大夏東海艦隊孟承志與老來子帶領軍商一體的艦隊抵達傳說中的“南贍部洲”,帶回了那里得到的寶石、特色動物、純度極高的鐵礦石向女皇朝貢。
女皇大喜,又因為海上冒險比陸地行軍更難,所以冊封孟承志為“南洲侯”,劃了一大塊新疆域的封地給他。孟承志年事已高,在京養老,爵位可以世襲罔替。
他本人在世時享爵祿,朝廷協助開發海外新土,本人逝世后,子孫分享封地的食邑。并且女皇把二公主晉元公主葉晗嫁給了孟承志那個能干的老來子。
女皇這個做法刺激天下靠海吃飯的人參與海外冒險,想要借此成為人上人。
因為對外開疆拓土頻繁,少不得有了文化和血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