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太心疼不已,“咱賣糧的時候一斗才十文”真是虧大了。
“一斗米是二十六文,買了五斗,花了一百三十文。”
姜云寫寫畫畫好一會兒后道“一共花了三百七十文。”
周老太一聽更心疼了,不過這些糧緊著點吃,好歹能吃上一個月,也顧不上心疼錢了。
最后姜楊看向劉素,“大嫂的繡品布莊很滿意,我先買了一點好的料子和絲線,花了六十五文。布莊的掌柜說了,用這個料子做像之前那樣的繡品,一件三十文收。”
一邊說,一邊把買好的料子和絲線遞給劉素,“掌柜說,這些料子可以繡六件,大嫂你看是不是這樣。”
劉素仔細看過后抑制不住地笑道“可以,六件我十日內可以繡完。”
一聽這話,周老太也不心疼那買料子的錢了。
雖然最后只剩下一百六十文,但是在這寒冬臘月能有這么大一筆進項,周老太心滿意足地將銅錢收好,一拍桌子,豪氣萬丈道“二郎、四郎,把石磨搬出來,磨面,今晚吃包子”
孩子們頓時歡呼了起來。
待饅頭和素包子上鍋蒸后,一股特殊的香甜氣息從姜家廚房飄出。
姜云等一眾孩子在門外探著腦袋,慫著鼻尖用力吸氣。
包子剛出鍋,姜楊嘴里叼著熱氣騰騰的包子,手里提著蓋著布的竹籃往蘇先生家的方向走,身后還跟著三個狼吞虎咽吃包子的孩子。
吃完一個素包子,姜楊滿足地舒了口氣。
“云娘,把你那樹皮給我看看。”姜楊朝身后的姜云招招手。
姜云依依不舍地吃下最后一口包子,從懷里掏出樹皮遞給姜楊。
姜楊指著樹皮上的兩個阿拉伯數字列出的算式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姜云指著每個數字解釋了一下,姜楊張了張嘴,“這是大嫂教你的”
姜云自然不能說這是系統里用的數字,但是金霸既然讓她拿出來寫,自然是幫她想好說辭了。
“不是啊,這是我自己想的,算數的時候寫數字太麻煩了,這樣看著簡單點,也更好寫。”
姜楊
“先生”姜云三人站在蘇先生院外齊聲喊道。
在院子里收草藥的蘇先生被三人這響亮的喊聲嚇了一跳,扭頭看到姜楊,便知道他們這趟下山很是順利。
相較于三個孩子,面對蘇先生的姜楊就顯得拘謹多了,“先生,家里今晚蒸了些饅頭和素包子,帶來給你嘗嘗。”
蘇先生這回沒有推拒,而是笑著收下。
姜楊一來,收草藥的活就輪不到蘇先生干了。
蘇先生坐在廊下,素包子就熱茶吃得津津有味。
三個孩子坐在一旁眼巴巴地望著。
熱茶,他們還小不能喝。
至于包子
蘇先生將籃子往他們面前推了推。
三人齊齊吞了口口水,然后搖頭,堅決抵制他的誘惑。
對三人的知禮蘇先生滿意地頷首,繼續吃著包子聽姜云念叨著他們家今日的收獲。
一開始蘇先生只是漫不經心地聽著,姜云素來話多,每日來下棋的時候也總要和他絮叨些家里的瑣碎雜事,蘇先生都習慣了。
待聽到她張嘴就把那些數算得清清楚楚,蘇先生忍不住直起身來,“這都是你自己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