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回來了,四叔他們回來”聽到孩子們驚喜的聲音,家里人紛紛放下手上的活,往院門口迎去。
“都賣了”周老太拎著裝錢的布袋,看著籃子里新買的糧食,覺得自己怕不是在做夢
“阿媽,快拿來我數數。”姜云踮著腳著急道,高興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邊了。
可算是賺錢啦
正卸下糧的姜楊聞言道“是要數數,看看數對不對。”
這一次不管收入支出數額都不小,就怕哪里算差了。
于是一家子帶著買回來的東西和剩下的錢轉回堂屋。
周俏小心翼翼地栓上堂屋的門,姜苗拿出點燃家中唯一一根燭火,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
這是姜家難得的大筆收入,值得認真對待。
劉素拿著樹皮和碳枝,“先說收入吧。”
姜老頭和姜柏看向姜楊。
姜楊“一個橘釀葛根粉藥鋪兩文錢收,一共二百二十四個,四個算贈的。”
劉素頷首,在紙上記下關鍵數字,然后看向姜云。
沒有算盤在手,這個數字她還做不到準確計算,但是她知道姜云能算。
其他人只以為是劉素教了姜云,在借機考校她,紛紛期待地看向姜云。
其實姜云也還沒學到這,但是基礎的加法她已經學了,繞個彎還是可以算出來的。
只見她拿著碳枝在樹皮上寫寫畫畫,嘴里念叨著“一個兩文,那就是每個都算兩次,二百二十個中有一個二百和一個二十,一個二百算兩次是二百加二百”
姜云停下來掰手指,“是四百,還有二十也算兩次,那就是四十,一共就是四百四十文”
劉素記下。
姜楊眼神復雜地看了一眼姜云,繼續道“十一斤鉤藤,一斤十文。”
“一斤十文,十斤就是十個十文。”姜云繼續掰手指,“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一百文。還有一斤十文,一共就是一百一十文”
劉素記下,順便求和,“四百四十文加上一百一十文就是五百五十文。”
姜云在樹皮上寫寫畫畫,隨后頷首。
姜楊繼續道“柴賣了四十五文。”
劉素記下,“那一共就是五百九十五文。”
聽到這個結果,眾人一靜,隨后都沸騰了起來。
“一天就掙了五百九十五文啊”周俏抓著姜柏激動道,“再賣一次都可以買一整頭公豬了”
想到膘肥肉厚公豬,眾人齊齊咽了一口口水,就連劉素都覺得肚子有些餓了。
好在周老太還算清醒,“想啥呢,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一天能掙五百九十五文葛根粉做了十多天,還有鉤藤,柴都燒了多少進去”
話雖這么說,周老太還是笑得牙不見眼的。
雖然費時費力,但是只要有錢掙,苦點累點又算啥再給她十天她能做更多出來
眾人也是這么想的,恨不得現在就拎著鋤頭進山,挖葛根、割毛鉤藤、砍柴。
劉素平復了一下將眾人的心思拉了回來,“接下來算一下支出。”
眾人回過神來,對啊還買了糧呢
姜楊“一斗麥是十二文,買了兩石,花了二百四十文。”
姜云掰著手指算“一石是十斗二百四十文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