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楊極力支持,姜柏夫婦自然也沒意見,雖然他們攢的錢少,但是日常少買些紙張的花用還是有的。
于是眾人紛紛看向周老太。
看著眾人懇切的目光,周老太倒不是存心潑冷水,只是
“馬上開春了,到時候下種、插秧全是活,都去讀書了,家里的地誰種”
周老太素來一碗水端平,兩個大兒子便罷,自然是要讓給后頭的子女,可姜楊和姜苗年歲尚小,既然姜云他們要去讀書,自然也一齊送去。
這些日子姜楊賣山菌,劉素做繡品,公中攢了不少錢,供他們讀書識字的花用還是有的,只是這地總是要種的,不然一家人吃什么
姜云接收到劉素的目光,連忙道“先生之前說學堂里都有旬休的,農忙的時候也會放假。”
倒是姜岳水和姜岳山有些奇怪先生何時說過這話想不起來,兩人也不糾結,只當在他們玩耍時,蘇先生給姜云開的小灶。
周老太沉吟道“這樣倒是方便,那便都去學吧。”
姜楊卻連連擺手,“我就不去了,這山菌少不得還能再收兩個月,日日都要往外跑,隔段日子便要去碼頭兩日,若是路上耽擱了,怕還不止,總不好時常告假。回頭讓云娘他們學了回來教我就是了。”
若按以往,姜楊定是要為自己爭取一番。
可如今他的生意日漸紅火,滿心要成就一番抱負,況且這山菌天熱了就少了,也就能收這幾個月。
他想讀書的心依舊,卻也知道若是家里幾個小的都去讀書的,少不了許多花用,他手頭這一份營生輕易也舍不下,如此想來心中便有了一番取舍。
姜云想起總變著方讓他們回來教姜楊的蘇先生,有些于心不忍,開口勸道“還是跟著蘇先生學比較好吧。”
姜楊想到蘇先生信手拈來的名言典故,也是難以取舍,可若是兩方兼顧,怕是兩邊都顧不過來,豈不是得不償失
最終還是搖頭道“我年紀大了,便是學得再好,難不成還能考官不成只要能識字數數便行。”
“好吧”見姜楊意已決,姜云也只能默默對蘇先生表示心疼。
至于教姜楊識字數數,這事不難,雖然她也很忙,那不是還有姜岳水和姜岳山嘛。
姜苗一聽也連忙開口,“我、我也不去了我想在家和大嫂學刺繡。”
眾人一番商討,最終還是只有三小只去讀書。
第二日,周老太便帶著劉素親自去找了蘇先生。
蘇先生早就盼著這一日,卻見姜楊沒來,心中不由失落,可看著在廊下背書的三小只,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既然要正式入學,總要安排一間課室來,再行入學禮也急不得一時。”
只是往常三人來都是邊玩邊學,別說是課室了,就是像樣的課桌都沒有。
周老太一聽便知蘇先生這是同意了,欣喜道“那是應當的,需要準備什么先生盡管吩咐。”
“不需什么復雜的,只需備上幾張桌椅,堂屋旁有一間屋子,光線尚可,稍微規整一番便可作為課室。”
周老太忙不迭地應下,“桌椅我讓我家二郎去做,課室,讓大郎和四郎一起來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