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哥自己便是個隨性的人,見姜楊年紀輕輕就能帶頭收干貨跑生意,本就欣賞,若姜楊愿意跟自己走,以后跟著他干,想必十分得力。
姜楊雖然很向往,卻還是搖頭道“馬上就要春播了,家里離不了人。”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馬哥對他的情況多少有幾分了解,聞言非但不惱,反倒更添幾分賞識,拍著他的肩膀鼓勵道“好好干,等你把干貨賣出閩州,賣到京城,想去哪去不了”
姜楊精神一震,笑容燦爛道“馬哥這趟要去京城,不如多帶些干貨上路這趟貨的品相可好著呢”
說著便極力推銷起他的干貨來。
馬哥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快,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道“你小子”
最后馬哥果然毫不推脫,把姜楊剩下的幾百斤干貨全收了。
姜楊也會做人,不僅給抹了幾斤零頭,還將運輸途中壓得比較碎的一并送他。
馬哥也爽快,當場結了錢,讓人搬上船去。
幾人賣完了貨,各自揣著一兜的錢,強抑制著激動,收拾東西趕路。
路上無人處,年紀最小的姜柳條到底沒忍住開口問道“哥,咱這趟能賺多少啊我怎么覺得我懷里的錢比咱第一趟全部賺的錢還多。”
為了提防路上遇到山匪被一口氣被搶走所有的錢,他們每次賣的錢都粗分成五份,一人身上揣一份,等回去算清本利后,再分錢。
“你覺得多,那是因為咱身上揣的錢里面還有收貨的本錢。”另一人解釋道。
姜楊也有心教他們算賬,見遠離了碼頭,便也放松了些,細細與他們算來
“這一趟收的多,咱光是收貨就花了不止二十貫。
便是扣掉損耗的,也差不多賣了有千斤。這里頭就按一斤賺二十文來算,千斤也有二十貫,所以咱五人手里有四十多貫。一人差不多得有八貫多些。”
其余四人初時還能跟的上他的思路,轉眼便迷糊了。
不明白為何一斤二十文,千斤就是二十貫。
不過最后的結果他們是聽明白了,得知懷里揣著八貫,不由都緊張了起來。
姜楊其實也緊張,但是這條路來回走了這么多趟,他覺得還是比較安全的。
見他們個個提心吊膽,索性讓他們背起九九歌來。
山間土路上,飄蕩著幾人背歌的聲音,倒是添了幾分輕快。
山坡上,九名蒙著面的匪徒四散躲藏在草叢里。
輕快的歌謠聲傳來,眾人精神為之一振。
“人來了嗎”一人問道。
這時一名蒙面匪徒奔至眾人藏身之處,聲音難掩興奮道“人往這邊來了車上的貨都空了,瞧著是都賣完了”
一時間眾人皆嚴陣以待,只等獵物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