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店里,姜老頭和姜柏在和店家討價還價。糧油店外,姜云在和人討論莊稼。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老者正和人感嘆今年收成不好,糧價又居高不下,日子艱難。
姜云隨著姜老頭他們路過的時候正巧聽見,于是搭話道“老人家,你們村今年收成不好嗎可是鬧了蟲災”
老者好奇轉頭,見是一個年幼的小娘子,愣了一下道“小娘子怎么知道”
“我瞧老人家您就是種地的好手。收成不好,定是天災。可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尤其是返青期和灌漿期還下了幾場及時雨。
今年玉清縣的風災也比往年輕許多,按理說這水稻應該是大豐收才是,您卻苦于糧食歉收,那估計就是受蟲災所苦。”
老者驚訝道“小娘子還懂種地”
姜云矜持道“也不是很懂啦,我今年才只種了一分地,明年準備多種一些。”
于是姜云十分自然地加入他們的談論,姜苗則留下陪著她。
幾人聽她種了一分地,只當她是隨著家中長輩一起的。
不過是見她年幼,只當聽個樂子,于是多問了幾句。卻不想姜云對水稻種植的每一個環節和注意事項都如數家珍。
從前期選種的晾曬時長,到出苗前的保溫通風、分蘗時的灌水,再到抽穗期的控水,幾人討論的熱火朝天。
等姜老頭他們砍價成功出來時,姜云他們的討論隊伍已經從四人擴大為七人。
見姜云還在和人爭論著“早稻插秧應該淺插”,姜老頭抽了抽嘴角,也不打斷,只叮囑兩人在這等著,他和姜柏則去了不遠處的雜貨鋪。
姜云頭也不回地應了聲,便繼續分享自己的理論知識“淺插根系長在泥土表面,有高溫和通風的作用,可以促進葉片的生長和早期分蘗”
一人卻覺得她這是紙上談兵,反駁道“若都按你說的只插入一寸,那怕是一插下去就得浮在水面上了。”
姜云點點頭,朝說話那人豎了個大拇指,“您說的是,要不說要和有經驗的學呢我一開始也沒想到這點,也是我阿公提醒我了,我才知道淺插容易浮苗。
所以我在插秧的時候,田里就只留下足夠遮泥的水,等移栽完成后再注深水護苗。”
眾人見姜云謙虛好學,態度極好,又認真分享自己的經驗,倒是對她說的那些新理論并不抗拒,當然也沒人敢輕易拿自家的水稻來做實驗。
倒是對姜云說的防蟲害的方法很感興趣。
“以蟲治蟲真有用”
姜云堅定地點頭,“自然是有用,我今年就在地里養了一些蛙,”姜云于是細細地說起自己養蛙的操作。
眾人聽得新奇不已,又聽姜云道“要說以蟲治蟲,還是蜘蛛最好。”
“怎么說”眾人好奇道。
若說青蛙能治蟲他們還是相信的,畢竟田間常見青蛙捕食蚊蟲,就是沒人想著要去養青蛙來治蟲。但要說養蜘蛛來治蟲,那就有些難以置信了。
姜云耐心解釋道“像老人家你先前說的稻株黃矮,稻田里出現冒穿、塌圈,八成就是稻飛虱為害,稻飛虱的排泄物會霉菌滋生,影響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