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躍躍欲試的一眾學生,蘇先生又是欣慰又是擔心,剛要叮囑他們不要惹事,就見那邊姜云一揮手,他們便麻利地上前聽指揮去了。
看著他們整齊劃一的動作,蘇先生算了,有云娘在,誰敢惹事
于是一眾學生高高興興地接替了差役們頭痛的腦力活動,負責將各種植物的處理方法和特性一一記下。
差役們高高興興地在一群半大孩子的指揮下,進行一系列體力勞動。
有的只要煮熟調味,有的則要焯水去苦味,有的要去皮曬干磨面。
方法倒是不難,但有的處理起來麻煩,比如橡子,要換水煮十五次,蒸熟透后才能食用。比如地樓,只能曬干搗面,澄濾二十多遍方可。
好在村里人聽說是縣太爺要給山下難民們準備的,都主動前來幫忙。
確定他們沒問題之后,姜云便去忙自己的事了。
而在手腳麻利的村婦們幫忙下,韓正天黑之前便嘗過了大部分植物。
確定都可行之后,韓正決定第二天就下山。
在那之前,他還要找姜楊和姜云商量一下帶難民進山打獵的事。
只是今晚姜楊和姜云顯然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干貨加工坊里,姜楊和姜云正在和各家各戶的代表說著他們的“入股計劃”。
若是以前,有人和村民說要他們拿錢出來建工坊、請人,制作一些他們都少見甚至不曾見過的“干貨”賺錢,他們一定會彎腰撈起土坷垃朝對方砸過去。
想忽悠他們的血汗錢門都沒有
他們連飯都吃不飽,還想讓他們拿錢去做那沒影的事
可如今,一見是姜楊和姜云牽頭,在場的眾人紛紛表明了意愿。
“四郎,叔信你們你說怎么辦,咱就怎么辦”
“就是我們都相信你,需要多少銀錢,你只管說來。”
二人沒想到這事這么順利,和在場眾人口頭確定了意向之后,他們便揣著本子去做預算了
“這么算下來,若是每家每戶都能出五兩,那就是有二百多兩。
再加上我們家的存銀,差不多能有五百兩”姜云兩眼放光。
姜楊也很高興。
按照韓老說的,如今工價低,一個青壯勞力一天的工價大概也就八文左右。
甚至有的都不要錢,只要每日能有幾個粗面饅頭能果腹就行。
這次新的工坊至少要比之前的大上一倍,算上圈地的錢,要建成估計得花一百多兩甚至二百兩。
有五百兩的話,他們的銀錢上就還算寬裕,一天八文的工錢還是付得起的。
姜楊“他們干的都是體力活,還得能吃飽飯,那一天再管兩餐,差不多得再多五文錢。這樣一個人一天十三文。”
姜云已經抓過紙算了起來,“一個人十三文的支出,差不多八十個人一天是一兩,要是招一百六十人,兩個月也才一百二十兩。”
姜楊點點頭,“那么多人,順利的話兩個月的時候第一批干貨也應該能產出了。剩下的銀子還能繼續第二批干貨的制作,便是一時沒賣出去也不礙事。”
“肯定能賣的出去的”姜云堅定道。
“你們憑什么以為一定能賣得出去”
周老太聽完二人的匯報,瞥了一眼滿臉興奮的姜楊和姜云,“你們這么大陣仗,還拉著全村的人一起,有沒有想過,萬一事情不成,你們要怎么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