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姜云一仰頭,義正言辭道“先前是我們考慮不周了,既然大家是一起出錢,那沒道理我們家的人白白干活,其他人家卻能領工錢。”
姜楊等人眼睛一亮。
姜云受到了鼓舞,繼續道“工坊的賬是我們算的,那便要給我們結賬房的工錢。雖說工坊的賬多了些,但是念在都是一個村子的,我們也不多要,就按縣里的賬房給就是了。
還有四叔,四叔在外面奔走,和管事談生意,賣出去的貨也該分成才是。
阿公和阿媽去當監工,監管質量多重要啊也該得一份工錢才是。
總之,此事我們還得重新擬個章程,全都寫到契書上,免得以后說不清。”
眾人張了張嘴,一時無言。
還能這樣
但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舊工坊本就是他們自家建的,賺的錢除了分給族里,便都是他們自家的了。
那新工坊可不一樣。
誰出的錢多便分的錢多,那工錢自然要另算的。
嗯,合理
于是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姜云當即便鉆回屋子里,進了空間查資料去了。
一直到第二日一早,姜云打著哈欠從屋里出來時,才聽姜苗說蘇先生昨日夜里帶著韓老先生來找過她。
姜云心知是為了難民的事,于是也不耽誤,洗漱完灌了半碗粥,叼著餅子便出門了。
飯才吃了一半的姜楊也連忙揣了兩塊餅跟上。
二人才進了蘇先生的院子,翹首以盼的韓正便笑瞇瞇地將他們迎了進去。
姜云和姜楊頓時一臉驚嚇,總覺得他笑里藏刀。
干笑地打了個招呼,姜云率先開口,想趕緊把事情說完了就跑路。
“呃聽說您和蘇先生昨夜去找過我,我昨日睡得有些早”
看著姜云眼下的烏青,韓正笑容一僵。
就連一旁的蘇先生也忍不住盯著她那略顯困頓的臉色瞧。
“嗐,為了難民的事,你們真是費心了。”韓正迅速調整狀態,一臉感動道。
姜云干笑兩聲,快速地將帶人去打獵的安排說完,又提了一下他們準備建新工坊的事。
韓正沒想到他們還有錢建新的工坊,驚訝地看向一旁的姜楊。
姜楊點點頭,“雖說我們只能招二百人,但如果合適的話,我們會長期用他們,等工坊開始盈利后,工錢也會漲。”
一聽長期用,韓正當即道“長期好啊回頭我讓趙普帶你們去挑人,他對他們熟悉得很,讓他給你們挑些老實本分的,回頭我把他們戶籍都給落到你們村來。”
他正愁那些難民的安置問題呢,有姜楊他們肯長期招用,那至少有二百人,甚至連他們的親眷,生計都有了保障,回頭再開荒種地,那便妥了。
況且,別看姜楊他們住在深山里,但是他們村可是名聲在外,縣里大多數人都對嶺口村的干貨加工坊有所耳聞。
有了他們帶頭招用難民,縣里那些富戶們就好辦了。
姜楊也很高興,有縣令親口應承,不僅難民那便好辦,村長這邊也不必他去多費口舌了。
姜云二人說完正事,便準備告辭。
卻見韓正笑瞇瞇地看著姜云,“其實,我這還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