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就在旁負手含笑看著。
是什么時候起,這個他看著長大的,需要他費心隱瞞保護的小姑娘,竟然成長為了跟他一樣的能夠擔起一部的院首。
他又想起林長洲或許三哥對女兒的放養,不是不負責任,反而是做父親的了解女兒的本心,任由她去發揮。
這樣想著,林姜隨他進屋后,林如海就感嘆道“在家里我還把你當成個孩子,今日見了你從閻王爺手里搶人命的,又見你安排下屬,才恍然驚覺,你已然長大了。”
林姜臉上帶笑,還是那么明亮而爛漫“叔父,其實我是自己不想寫脈案,這種細致的文字工作弄得我頭疼。”太醫院的存檔型脈案從來都是啰啰嗦嗦,要把各種可能性都寫到就是怕以后有人翻舊賬,落下文字上的把柄。
林如海剛覺得她長大了,這會子又是個孩子脾氣了。
林姜眨眨眼“叔父留下我做什么您不正忙著嗎”
馬上四月里有兩件大事皇上的生辰萬壽節,以及清明的祭祀活動,兩件事都是責無旁貸的禮部工作。
以至于林如海最近忙的都很難按點下班,多半就是在部里吃三頓飯。林姜有時候還會給林如海送點心過來。
畢竟不比她這等女子管一部門,她每日按頓要點心吃,遠超御膳房的供給份例,太醫院上下也都覺得正常,林院正是姑娘家嘛。
而京中六部中就不好那么大方要點心了大家都是老男人了。
但其實,還真是世人偏見,林姜覺得,很多男人更愛吃甜食,只是不好意思開口。
林如海就有點這個意思,所以林姜就常自己叫了點心,讓小雀兒給林如海送了去。
“四月里萬壽節一切都妥帖了。祭祀之事還需皇上再定奪。”畢竟今年需要祭拜的先祖,還多了一位太上皇。
大概是管多了鹽政,做多了經濟計劃的緣故,林如海做什么事兒都喜歡提前。
四月份要忙的兩件大事,從年初就在他的計劃表里了,這會子雖然才三月半,但兩件事的整體框架已經搭的完善了,連上奏的折子他都寫完了,只等著皇上看過,再提出個體化要求。
林姜一聽表示佩服林如海果然是個有規劃的人。
她倒也想做規劃,但無奈太醫院不比別的部門,這病人倒不倒,可是做不來企劃。
見林如海不再如前半月那么忙了,林姜這才坐下“那叔父尋我是為了”
林如海頷首“是為了太醫院的事兒。”他看著林姜微微而笑“是時候了。”
林姜眼睛一亮“叔父的意思,是到時候提出改革太醫院舊弊了”
說來自打回京,林如海就替林姜一直觀察著太醫院。
他可是正經管財政的出身,關于太醫院多年俸祿未變,早已不適合現在國民經濟的情形,他目光銳利,一眼就看了出來。
也就是太醫院情況特殊,正經太醫都靠外快生活,上層鬧不起來罷了。
可占據太醫院絕大部分的副使和管勾學徒們,生活實在是慘兮兮的。只是太醫院層級結構太分明,才一直壓制的住。可越是壓抑,以后一旦崩起來就是大崩。
藥房、藥庫、醫具庫都不比別的,管勾們用不用心保養,差距是很大的。
當時太上皇過了百日,宮中一切事務都回到了正軌,林姜就想向皇上上折子,要提出太醫院上下俸祿集體提升之事,但當時被林如海攔了下來。
“秦老剛剛致仕不足兩月,你就上書提出俸祿之事,不但他要難堪,只怕也有人要說你急功近利。”
林姜當時苦笑道“叔父不知道,在太上皇喪儀這段時間,太醫院上下真是快要榨干了熬枯了。不是我要急功近利,更不是不顧老院正的面子,而是再拿這點可憐的俸祿,只怕人心要冷,就要鬧大罷工了。”
從前太醫院上下是已經習慣了秦院正做法的,秦院正又常年在太上皇跟前伺候,太醫們不敢招太上皇的怒火,一直不加薪也就罷了。可新人新氣象,你新院正上臺,家里還是皇商出身京中出了名的有錢,難道還不管管我們太醫院的經濟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