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你倒是沙場遺珠。”
然后向皇上請命,這這位黃御史上前線去。
皇上點頭允準。
理國公的作戰作風可收可放,北戎不急,他更不急比起誰的國力耗得起,北戎就算所有部落把帳篷都當了,也耗不起一年。
需知戰爭起時,乃是春末,當時西北這邊的糧食還沒收呢,正是所謂的青黃不接之時。
并不是以往秋收時分,北戎過來搶劫能盆滿缽滿這回北戎故意春日出其不意攻城,固然打了西寧郡王一個措手不及丟盔棄甲,但也讓北戎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因在這場大勝之后,西北的戰局就陷入了膠著狀態。
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根本摸不著人。
北戎王在通城中固守,大周的軍隊在嘗試兩次攻城無果后,也就放棄了無畏的傷亡,而是跟西北軍比起了耐力。
而少部分有特殊技能的將士,則被安排了在通城城外挖地道,建高臺,準備各種擊木礌石,戰車牛馬,給城內的北戎將士制造緊張恐怖氛圍。
上兵伐謀,衛刃給皇上進上的私折里,也深以理國公舉動為然。若是被北戎激的心浮氣躁,非要強行攻城,說不得才損失慘痛。
故而林姜才越發感謝黃御史,以身試法剎住了流言。
他們搶來的通城中,余糧也不豐厚啊。雖說可以從北戎運送糧草到通城,但問題是,要是北戎糧草豐厚,他們也就不老惦記著搶劫了。
這樣兩軍對峙下去,油盡燈枯的肯定是北戎。
大周軍隊這邊,可是在自家的土地上,群眾基礎堅實。理國公為了減少耗損國家的錢糧,甚至已經開始安排士兵去幫當地的群眾搞搞基礎建設,順便開始墾荒反正大軍數目多,大部分閑著也是閑著。
這會子就體現出挑事精的好處來了,有幾個他這樣的人,在朝上被皇上摁下去,就少了許多流言蜚語。
大軍按兵不動,衛刃這個先鋒將就閑了許多。
不然按照前段時間朝野上下沸沸騰騰,說的好像大軍明日就能打到北戎王庭里,徹底剿滅北戎似的,如今這大軍一旦陷入停滯,少不得就有閑言碎語出來了什么戰事不利啊,什么領導無能啊,什么畏戰怕死啊。
無數歷史證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有緣故的。
很多時候名將的戰敗,都不是輸在對手身上,而是輸在了朝廷的不信任,輸在了自己人手上。
這日她回林家的時候,正巧遇上周黎蘅與黛玉也回來探望林如海。林姜一見二人就道“可不是巧了嗎”
林如海坐在書案后笑道“聽說你到了,我就讓人把蘅兒和玉兒都叫了過來,在書房里方便說話可是衛刃又從西北傳了新的家書回來”
林姜對軍情和朝政之事其實實屬外行,她也深知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也不自己在家琢磨,反正家里也沒人管她,她經常坐上車就回林家來了。
他在軍中除了跟著理國公等人學習排兵布陣,就是常給林姜寫信。橫豎他作為皇上心腹,常要有快馬專門送他的奏報回去。
那一封折子也是送,加上家書也是送。
林姜就陸陸續續收到衛刃的不少信函。
她一一說來“衛刃道,這幾日總有北戎將士站在城頭喝罵宣戰,說什么,我們占了你大周的城,搶了你們的糧和人,若是有膽子是條漢子就過來攻城,給你們大周死了的百姓報仇雪恨啊。”
聽了這些話,黛玉就先蹙眉,林如海教導過她,戰事從來苦的是百姓。
如今聽北戎人侵略了大周,屠殺了大周的子民,還叫囂狂妄如此叫陣,心里就不痛快。
“叔父這是方便了我,省得我說兩回話。”不然回了后院,她還會再跟黛玉說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