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們上了茶,就都退了出去。
林姜就道“理國公穩扎穩打,就在通城外駐了營地,只每日在外行敲打建筑之事,并沒有再攻城。果然,兩個月下去,北戎先急了。”
林姜也是如此想“可見理國公是抓住了北戎的痛腳和軟肋。只是叔父,兩個月大周軍隊毫無戰績,只怕朝中有些人又要嘰嘰咕咕,只怕還要勞煩叔父”又轉向周黎蘅“和世子爺,于朝上能幫著說話的時候,說上兩句。”
這不單是為了衛刃,其實更多是為了理國公。
畢竟衛刃只是前鋒將,理國公才是統領全局的大將。
但一抬眼,卻見父親和夫君竟似乎同時松了口氣。
黛玉何其聰敏,思緒一轉也就明白了是了,北戎急了,說明大周軍做的是對的。
唯有自己的做法對了,傷到了敵人,他們才會跳腳。
林如海和周黎蘅都應下來。
周黎蘅更道“陛下倒是贊過理國公此舉的,說他不貪功冒進。”作為一個沉得住氣的皇帝,他覺得大將穩重,不是件壞事。
林姜笑了笑“是啊,好在陛下英明。”
他看似悠閑的搞基建,還給當地百姓開荒犁地,但心里承受的壓力想必不為人知。若是在外真拖個一年半載,大軍空耗糧餉,卻毫無戰事,朝中有些文臣必然要叭叭叭。
讓理國公敢這么做的原因,其實衛刃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來衛刃作為前鋒將,剛來的時候就已經貢獻了極為出彩耀目的一戰,可以堵一堵旁人的嘴;二來就是衛刃是帝王心腹,可以跟皇上直接密折交流,能夠把理國公的苦心轉呈陛下。
有這兩個條件,才讓理國公安定下心思,就是按兵不動,一個穩字耗的北戎哭爹喊娘。
那黛玉可都要急了,要是他們不會回嘴,黛玉都想幫著寫檄文,讓他們對著把北戎懟回去。
林姜想起這事兒來也笑瞇瞇。
“理國公原是不想理會北戎軍的,他們越惱火,說明越是無能狂怒。咱們大周的將士就在外頭歡快打鐵繼續筑瞭臺就是了。”
平時她也覺得皇上是好皇帝,但到了戰時,就發現一個沉得住氣又信人用人的皇帝,多么重要。
這時候哪怕皇上催促一句話,理國公都不能這么穩當。
眼見說完了正事,黛玉倒是對北戎叫戰的事很感興趣,不由問道“姐夫可寫了之后如何難道我大周軍隊就在城外任北戎辱罵不成”
兩方交戰纏綿多年,那是好幾個朝代以來的宿敵,兩邊將士里都有不少會對方官話的人,于是就出現了,北戎軍在城頭用大周的官話罵人,大周軍在城下用北戎王朝的話人身攻擊。
以上這些但凡你是個男人就開門,是已經被衛刃美化了許多的言辭了。那當兵的罵起人來,可謂是口吐芬芳,罵的又刺激又難聽,多方面進行人身攻擊。
后來兩邊都罵累了,逐漸簡化了起來。
“倒是東路軍大將左將軍,是個不肯白被罵一句的人。他從軍中挑了個嗓門極其洪亮的士兵,就讓他也去城下對罵去了。”
上面北戎軍呼喝“你們若是有膽子是條漢子,就過來攻城。”
下頭大周的這位將士就喊回去“你們若是個男人,有本事別做烏龜縮著就開門啊。”
北戎軍“你過來”
大周軍“你開門”
就這樣車轱轆的話對罵了一個白天。落在周圍不停搞基建的大周將士們耳朵里,就是噪音不絕于耳,提神醒腦,省的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