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一個點頭,他終身都不可能名正言順有自己的孩子。
為此,旬陽長公主只以自己體弱為由,替夫君納妾,京中那些不知內情的人,還都贊她是個公主里少有的賢惠女子。她覺得好笑,卻也懶得出門與人說話。嘴長在別人身上,隨便他們說去吧。
她早就不在乎這些事了。
剩下的時間,她只想好好陪著母親,繼續念誦自己的佛經,不斷去看一本本輪回轉世的經書,去期盼著有一個轉世中,再遇到想遇到的人。
且說旬陽長公主經此一事,竟在京中頗有賢名。
但同為公主的齊陽長公主就不高興了,怎么,公主主動給丈夫納妾就是賢良代表,這是內涵誰不賢良呢
她再次進宮到了皇上明正宮里,喝茶靜坐。
皇上扶額不知這個妹妹又有何事不高興了,于是主動發問,想要送走這尊大神。
聽完齊陽長公主的要求,皇上倒是松了口氣,原來就是這種小事。
原本大周公主的駙馬不能納妾,是個潛規則,但齊陽長公主要求把這變成了一個明面上的規矩,用她的話說“妹妹是有苦衷才這么做的,可別叫旁人看著我們周家的女孩子好欺負似的,什么給夫君納妾才是賢良。要他們知道,那不叫賢惠,那叫恩典。”
這不是什么要緊事,皇上很快答應下來,送走了自己的妹妹。
而惜春,也順利進入了長公主府。
旬陽長公主很喜歡惜春,這個姑娘的眼睛她喜歡,淡而清,帶著一種冷情的感覺。
惜春也很快適應了這里的生活,長公主說是要她陪著禮佛,其實不怎么要她在身邊,頂多兩人隔兩三日才見一次,喝一點茶談一點佛理就過去了。其余的,都很安靜。
惜春只在自己房里,看經抄經,研讀經意。
“姑娘,長公主有請。”旬陽長公主府的女官也都是格外沉靜安穩的人,說起話來,也都低沉柔和。
惜春聞言起身走出去,手上拿著一本上回與長公主說了一半的佛經。她一路穿過回廊,只覺得整座府里都是一種落雪般的安靜。
這是自懂事起,就厭惡寧國府那種熱鬧的惜春,最珍惜的清凈。
她覺得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