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蘅二十九歲這一年,第一回坐船遠行,就暈的不得了。
黛玉雖已多年未坐過船,反應卻不大,提前吃了林姜備下的防暈藥,又點著薄荷清腦香,除了剛上船時胸口微微有點憋悶,之后便一點兒事兒也沒有了。
誰知周黎蘅便是提前吃了藥也不管事,船一離了港口,沒多久他就頭暈的站不住,只好閉目養神,尤其是船若是變動方向,他就更暈了。
林姜不得不現從系統給他兌換點更厲害的藥出來,叩門入內交給黛玉,笑道“怪不得妹夫騎馬射箭有如平地,一向準頭最佳,就是小腦太發達的緣故,才這會子暈船這么厲害。”
黛玉接過藥來“還好是跟著姐姐姐夫一起出來,否則他這樣只怕我們就要返程了。”
林姜看著旁邊躺椅上臥著,非常虛弱美的世子爺,關切道“先吃一粒藥試試,不行半個時辰后再加上一粒。”
黛玉邊給周黎蘅吃藥邊記掛著孩子們“姐姐,三個孩子都有姐夫看著吧這船上總不好亂跑。”
“嗯,衛刃在上頭盯著呢,文寧正在帶著兩個妹妹看海。”
如今兩人俱已成婚十多年,黛玉膝下一兒一女,兒子周文寧剛過了九歲的生日,女兒周文珝還有兩個月就滿五歲了。
而林姜口中另一個妹妹,則是自己的女兒衛煥。
說來也巧,兩個女孩子生的同齡,生日都只差四個月,是打小一起長大的玩伴。
林姜看周黎蘅閉目養神,雖然唇色還是蒼白,但臉色已經好些了,就道“等妹夫好了,妹妹也上來玩一會兒。”
這回他們出海的季節好,并非冬日,而是初春時節,南邊海域上更是海風清爽卻不刺人,陽光之下碧海藍天分外清澈,如同一幅色彩分明的油畫,不看景實在是可惜了。
周黎蘅聽了林姜這話,眼睛仍舊不敢睜開,卻向著兩人的方向道“你們只管去玩,不用管我。”
林姜和黛玉相視一笑。
還是等周黎蘅沒那么難受了,兩人才并肩走出來,黛玉邊看這船邊道“海船確實是不同。當年姐姐與我一起上京,我覺得咱們坐的船就夠大了,現在回想起來,跟這海船比起來,就差遠了。”
如今大周海運發達,與諸國的交流越來越多,連京城都可偶然見到一二異域風情的面孔,福建等有海港等地就更不用說。
這海船也越造越大。
尤以皇家海亭寺建造的海船為最佳,最為氣派。這回他們出海乘坐的海船共有四層,最下頭一層是壓倉的土石,向上一層則是分隔極巧妙的數十間小房間,隨著船體的形狀而造,各有風景建構精巧,一點也不顯得逼仄。
再上一層一半是操作臺,另一半則是一處大廳,可以辦海上宴席可見皇家船只,總是不忘宴會廳的。
最頂上才是一層露臺一樣的甲板,兩側都有高約五尺一米五的翼板護著,只要不是兩米往上的巨人,都能安全被翼板擋住,免了失足落水。
但哪怕有這翼板格擋,衛刃還是很小心,一點兒不肯讓孩子們靠近船邊兒。
林姜與黛玉上到甲板上時,就見衛刃正在兢兢業業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