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刃在一旁烤魚,林姜與黛玉就說起了江南往事待到這趟出海旅程后,周黎蘅就會暫時接任巡鹽御史一職,帶著黛玉與一雙兒女往姑蘇赴任一載,清查江南諸省財政。
“父親其實也有致仕歸鄉養老之意,只是陛下不允。”黛玉還有些遺憾,父親沒法跟自己一并回江南。
林姜就笑道“叔父總說自己老了,可六部尚書里就有兩位比他年紀大的,尤其是吏部王大人,那都七十了還老當益壯,看起來能繼續做個十年八年似的。叔父這才哪兒道哪兒。”
三人現下還有功夫說家長里短,等第一爐烤魚出來,就暫顧不上說話了。
周黎蘅前幾天一點兒沒有食欲,現在剛不暈船了,更覺出餓來。
而林姜和黛玉其實吃不了多少,已經拿了預備的菜蔬,有一搭沒一搭自己烤著蔬菜吃。
衛刃就拿起公筷給周黎蘅夾了一大塊魚腹肉,安慰道“你多吃點,從陸地到船上暈,等你待慣了船,一下去站在陸地上又要暈的。且茜香國素食酸辣食物,尤其是辣,少有不帶辣味的菜肴,你又不怎么吃得了,還是趁這幾日多吃些。”
周黎蘅聞言連忙多吃了兩口先補著。
第一回到茜香國,周黎蘅和黛玉,果然也如衛刃一般,被這里的穿衣風俗震了一下。
不過兩人很快就入鄉隨俗,融入了這種天然快活的氛圍。
與上回一樣,林姜建議周黎蘅不要提前走官方程序讓人來接,而是就這樣,像是陌生的普通游客一樣走一走茜香國的街道。
若是官邸里直接派人來接,一路馬車到了驛館,就少了些意趣。
這一路上,又遇到擔花的貨郎,送了花與林姜和黛玉。
然而收花最多的還是周黎蘅因這茜香國賣花的更多是十幾歲的少女,背著小背簍,裝著些自己編的小花環與花籃,上街邊玩邊賣。
周黎蘅收到了許多。
第一回他還有些錯愕,剛想解釋下自己有妻有子,就見賣花的少女又輕盈的走開,給他身后的孩子們也都送上了鈴鐺一般的花朵做成的小手環。
倒是沒有給黛玉,反而帶笑嘰里呱啦說了一句話就笑著跑開了。
旁邊跟著的仍是從前常出海的林家人,只見他忍著笑翻譯道“世子妃,這話的大意就是說你已有了比花好看的夫君,不需要鮮花了。”
說來,這是茜香國女王是第一回見周黎蘅。
畢竟她帶著女兒踏上大周土地的時候,周黎蘅都躲到了恒親王府。
十多年過去,當年風華無限的女王,也多了一點風霜之色,只是那一點歲月拂過的風霜,在她面容上,只更添了幾分威儀,并不損她的氣度姿容。
茜香國女王是在林姜出嫁的那日就早早見過黛玉的。
還曾跟林姜感慨過你有一個很漂亮的像是花仙似的妹妹啊。
當時還把林姜嚇了一跳,覺得茜香國女王有點神奇,比觀星閣還神叨,居然直接說出花仙兩個字來。
此時一見周黎蘅,茜香國女王就笑道“當時我還在想,能配上林姑娘的是什么少年英才,今日一見便知了。”
二十九歲的周黎蘅,與十幾歲時并沒有什么分別,只是多了幾分沉淀的雅致和溫和,少了些少年時分的靦腆之意。
這一回的茜香國之行,是衛煥自打出生后,走的最遠的路。
孩子興奮起來,夜深了也不肯睡,只是纏著林姜道“娘,以后我不學醫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