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主隆恩。”
一番禮節過后,唐林先是說道:“賜坐。”
唐林覺得,和珅畢竟是重臣,還是得給面子先。
“和臣,你說朕的大清,立國之本是什么?”
和珅聽著毫不猶豫的便回答了:“皇上,立國之本乃是民心所向。”
唐林點頭:“不錯,那怎樣才能使民心所向呢?”
這一問,唐林在問后便是一直盯著和珅看。
他想看看,和珅到底聰不聰明,是遵從乾隆呢!繼續溜須拍馬,還是遵從唐林。來個實實在在。
如何回答,也將決定了和珅接下來如何被唐林所處置。
經過了今早茶宴上的警告和提醒,唐林想以和珅的情商應該不會差吧!
果然……
“皇上,社會安定,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才能使民心所向。”
哈哈!
聽和珅這番回答后,唐林心中頓時也是高興了起來。
這和珅,不愧是聰明人。
“民,乃立國之本,民心更是,沒了民,沒了民心,那么這個國家就宛如蟬的空殼一樣,起初看起來還不錯,但一旦到了時間節點,隨便從哪里吹來一陣不起眼的風,都會將你摧毀成粉碎。”
聽唐林這一番說詞,李玉倒是沒覺得有什么稀奇的,盡管在他眼中的乾隆已經很久沒這番樣子了,但自從今早的朝祭開始,李玉便已是注意到了。
反觀和珅,則是一臉的驚嘆:“皇上圣明。”
此時,唐林見和珅已是有了很不錯的反應,便起身下臺,來到和珅的身邊。
李玉也是動身準備跟著,然而卻是被唐林一個眼神給趕了回去。
“和臣,容朕送送你如何?”
和珅頓時驚喜加驚嚇,行禮道:“臣真是三生有幸啊!”
唐林這時沒說話,先是對著和珅微揚起嘴角笑了笑,隨即起步便走。
如今和珅才年入三十,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
與此時的乾隆相比,和珅那張只有三十一歲的臉上確實比乾隆精致的不是一點點。
唐林剛才粗看了一遍,突然發現這和珅年輕的時候長的還不賴,英氣十足的,挺帥的。
正是因為和珅還年輕,還能干,所以唐林此次才會費如此周章啊!
犯錯不可怕,知錯能改便好,就怕那種知錯不改,還不知悔改的人。顯然,從現在的種種跡象來看,此時的和珅屬于前者。
而且唐林記得不錯的話,和珅真正開始被利益吞噬的時間節點正是今年的四月。
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督辦完李侍堯貪污一案后,他的長子豐紳殷德,被乾隆指為十公主額駙。
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膨脹了!
被利益沖昏了頭腦的和珅,在今后的年間里,憑著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他開始瘋狂的斂財。
注意,是瘋狂的。
到了嘉慶四年,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所以在此之前,唐林在想現在的和珅應該還有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