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耀,太陰星靜掛在漆黑的幕布上,仿佛畫筆描出來一般。
文燭玨閉著眼,平躺在水面,微涼的海水輕柔地推攘著他,唱著搖籃曲。
他回憶著不久前經歷的一幕幕。
無論是不周山折斷、造化玉碟破碎、鴻鈞離開、還是女媧補天,曾經多次聽聞的傳說,與親眼見證的畫面交織,給他帶來一種奇妙的感觸。
在他觀戲時,其實自己也是戲中之人。
文燭玨當時隱在暗處,默默看著女媧用乾坤鼎煉制五彩石,其他圣人或是斬殺大龜取四肢做撐天之柱、或是收攏天河之水,一片狼藉的洪荒在清理中慢慢煥發生機,毀滅與新生在這一刻共存,旁觀者的心態,令他向混元之道又邁了一步。
天地不仁,眾生平等,混元無極,出入自由。
以力證道雖然不需如三尸證道那樣明確本心,但道隨心變,若是心靈止步不前,道自然也如同裹足。
這次量劫因為多方推手,結束的遠比他想象中快,造成的破壞也比原來嚴重。
在他記憶中,直到封神量劫,通天以萬仙大陣以抗其他圣人,打得洪荒碎裂,才有了四大洲的分別。
而這一次,不知是盤古那一斧太狠,還是天道受創嚴重,無力維持,大陸提前破碎,雖然不知和原來的四大洲是否相同,但最大的版塊,確實分為四份,依舊稱為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巫族,祖巫全滅,底下的普通族人也在天河之水中損失慘重,洪荒劫難的因果加身,實力又大大削弱,一個不好,滅族都有可能。
后土再也坐不住,從地府出來,接引了剩余的族人,看在她以身化輪回的功德上,圣人還算給面子,沒有為難。
妖族,失去帝俊與太一,群龍無首,情況不比巫族好多少。
雖然鯤鵬、鎮元子等大妖還在,但他們一個搶走河圖洛書后消失無蹤,一個在紅云現身后,也沒了蹤影,伏羲倒霉喪身盤古斧下,剩余的妖神中,無人有足夠聲望收攏剩余殘兵。
女媧因伏羲之死,遷怒妖族,更不可能出手相幫。
于是,偌大妖庭鳥飛獸散,這些因果業力纏身的妖族,沒有通天收留,不知最后能活下多少。
文燭玨戰后回血海放小金烏,卻發現十顆蛋黃被人偷吃了一個,紅云留言,魔界正缺太陽星,借一個帶走,剩下九個都是他的。
文燭玨無奈,他要這么多小金烏干啥。
不過,如今妖庭覆滅,帝俊、太一身隕,這些金烏留在洪荒反而更加危險,他放出去,真有可能瞬間被其他人抓走。
沒辦法,他只能用文道人身份,以帝俊所托之言,帶著小金烏來到東海幸而,血海數千年歷練,小金烏已經可以收攏太陽真火。
而人族,少了巫妖千年對峙,也就少了被當成材料隨意踐踏侮辱,但天河之水這次更加洶涌,人族幾乎無人可擋,九成九的人族,不是葬于弱水,就是在洪荒分裂之時身死,與原本的結局幾乎毫無差距。
可是,當巫妖退出舞臺,以人族的繁衍能力,必然會更加興榮洪荒破碎導致靈氣大量流失,野獸變弱,地上也更容易生出普通作物。
文燭玨想東想西,若以天地為棋盤,眾生為棋子,那么這一次,他已經有了跳出的資格。
只是,不知封神會如何演化,他想,鴻鈞走了,沒有他撐腰,昊天還能坐上天帝之位嗎
而沒有截教,天道又要如何打壓道門,令氣運分流
他靜靜聽著一聲一聲的海浪,那是海水的合奏。
突然,破空聲響起,一道身影陡然出現在高空。
“蟲蟲,你果然在這兒”
解決完后續的通天隨著直覺找到文燭玨,不由大為高興,收回靈力,筆直從天空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