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明天直郡王與雍郡王就要打起來了”
“噓你小聲點,生怕別人聽不到我們在議論皇家的事情嗎”
“哎呦,別慌,大家不都在說嘛。反正我們也就只能說說,比試在皇家演武場進行,我們都是瞧不著的。
你難道不好奇究竟誰會贏眾位阿哥之中,當屬直郡王武功最勝,我覺得他會贏。”
“是嗎我倒是覺得青出于藍勝于藍,我想押雍郡王。萬歲爺把牛痘研究交給雍郡王負責,想必是看出他為人可靠。”
茶館中,胤禎身著便服,聽著茶客們的熱鬧討論。
以往他不會來這種市井茶館,但最近兩個月出宮的話,一有時間就會來坐坐。
起因
絕不會告訴別人,最初是來聽說書先生講牛痘故事的。
十四阿哥怎么可能喜歡聽市井故事,絕對沒有可能,除非那些故事是他寫的。
胤禎回想起元宵節之后的生活,真是要抹一把辛酸淚。
不知不覺,他教導四哥家的三個混世魔王已經五個多月了。
從一開始天真地以為教孩子很容易,到充分認識到再乖巧的孩子都能把教書先生逼瘋。
日子一天天過去,非常可悲的情況發生了。
胤禎在為孩子們答疑的過程中,翻得古書越來越多,從神話傳說到經文典籍。
可是漸漸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真相,宮內搜集的書籍沒有辦法解答孩子們看起來天真的問題。
比如弘暉問人與鳥的構造究竟有何不同
鳥會飛,人為什么不可以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人固定在地面上
比如茉雅奇問花朵顏色不同是什么決定的又是什么給了花朵營養她能不能讓兩種不同的花合成一朵
哪怕弘昐提出看似最正常的英吉利翻譯疑問,卻也讓沒系統學過洋文的人抓耳撓腮。
原來自己竟然如此無知。
胤禎備受打擊,這種感受卻只能憋著,怎么好意思和其他人講。
他倒是想找四哥聊一聊,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一股腦地拋給四哥,看看四哥能有什么高見。
無奈四哥忙著牛痘研究,在皇城的日子很少。就連督辦府邸建造的事宜,也都是工部差人去北郊匯報進度。
等啊等,沒想到四哥居然主動找上來。
胤禎企圖讓四哥見識他家三只混世魔王的奇怪問題,但一堆問題尚未向對方砸出去,就被委派了一個任務。
四哥要他寫小故事,讓百姓能明白牛痘的好處,而且汗阿瑪有意推廣牛痘。
寫作要求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又簡潔明了。
胤禎很想強調,他的心愿是成為大將軍,而不是寫什么小故事給人聽。
只不過,四哥頗有理由。十四弟為給三個孩子答疑,積累了某種風格的寫作經驗。
給孩子寫的答疑段落,與正確宣傳牛痘的小短文有異曲同工之秒。如果拒絕這份差事,豈不是對不起前期的付出。
好家伙
不得不懷疑四哥是早有預謀,環環相扣就在這里等著他。
拒絕,顯得他傻;接受,又總有一股說不出的憋屈。在傻與憋屈之間,終是選擇了后者。
痛苦的日子不會因為選擇接受就結束。
給孩子們答疑是一種痛苦,不斷改稿是另外一種痛苦。
牛痘宣傳小故事的數量要求是三十篇不重樣的,最好能讓人覺得是三十個人寫的。
每一篇要通過五道審核,汗阿瑪、四哥以及三位匿名的聽書人。
四哥特意叮囑,聽書常客的意見很重要。牛痘故事是說給百姓聽的,能否聽懂、喜歡去聽才最重要。
胤禎把稿件改了一遍又一遍,真的體會到什么叫做改到要吐了。
這才開始慶幸,虧得四哥呆在北郊搞實驗,沒有辦法隨時隨地來阿哥所找他。否則,他隨時要提心吊膽,四哥對文稿有新要求。
終于,三十篇小故事定稿,由各大酒樓與各家茶館開始放送。
辛苦那么長時間,肯定要去現場驗證聽眾們的反應。可喜可賀,百姓的耳朵都很好使,對牛痘小故事很是追捧。